“果然……”
楊浪心道,蒙恬的策略,在歷史上,沿襲了數千年之久。
中原王朝對北方的大概做法也就是如此了。
驅逐,修長城,移民北上……
“將軍,我所統領的萬人兵種,能否自由選配?”楊浪詢問。
“都尉,你意欲何為?”蒙恬不解。
“愿為先鋒!”楊浪笑道。
…………
…………
都尉可統領萬人左右的兵力,楊浪有意為先鋒,肯定是要組建一個牛逼的軍團。
至于軍功,楊浪不太想,全部給蒙恬也無妨。自己的目的一是汗血寶馬,二是縱橫草原,對匈奴進行沉重的打擊!
當即月氏,匈奴,東胡,這三股勢力中,匈奴已經明顯比月氏東胡高出許多了。
一旦等他把月氏趕到印度,把東胡攆到東北,到時候面對的就不是一個個匈奴了,而是一個疆域比華夏還要廣闊的匈奴帝國。
此戰若是能把匈奴猛削一頓,又有東胡與月氏左右牽制,秦滅之際也許他們就無力再次南下攻略河南地了。
作為先鋒,兵力必須精銳!
“我要精騎兩千,車師百乘,步軍五千,樓船一百,以為先軍!”
當楊浪統領的部隊把這份構成報給蒙恬之時,饒是蒙恬也很不解。
“何以需要樓船?”
楊浪則笑著回應,“我走水路……”
……………
……………
一萬多部隊全部撥到了楊浪的麾下,在華山腳下的寧秦安營扎寨,操練備戰。
楊浪換上了都尉軍裝,神武無比,星夜兼程,趕往屬于自己的那個軍營!
寧秦,華山腳下。
數百年后函谷關廢棄,潼關新立,就在此不遠處,且就靠在黃河邊上…
當楊浪抵達此處之時,共有十一校尉前來迎接,他們各自統領千人左右,是名副其實的千夫長。
全部加起來,便是一萬一千人!
可以這么說,蒙恬是把最好的,最能打的兵將全給自己撥過來了。
精騎兩千,俱是歸降的胡人子弟,他們在大秦治下生活了數百年,雖然已經完全認同了秦人的身份,但生活習慣沒有改變,個個精于騎射!
“吾等子弟,從義渠縣調至,愿從都尉調遣!”兩名千夫長說道。
義渠也曾是草原一國,匈奴分支,最終栽倒在羋月手里,設為義渠縣……
一統六國至少,秦之馬匹,十之七八出自義渠。
三人一車,百乘便是三百人。
車戰即便在漢時,也還不能完全摒棄。
這三千車師,皆是北地良家子,他們奉公守法,沒有任何污點。同時身強體健,精通騎射,屢立戰功,身在邊疆,護衛國土,是大秦的驕傲!也是華夏的驕傲……
剩下的那五千步軍,皆是關中子弟。
另有百艘樓船,每船配有十人,共是千人。樓船的主要作用,還是運送兵力和物資……
這一時代,華夏的樓船是游牧民族觸及不到的星星……
楊浪在十一校尉的陪同下,一一巡游,檢閱全軍。
軍隊整列,士氣及其鼎盛……
“山呼!!”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又是那熟悉的戰歌,萬人齊唱,又是藍田大營時那般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