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過去了,當草原上的騎兵們都已經成為了合格的騎手之后,新的軍令下達。
他們把手中所有的牛羊,全部交給了牧民托管。
每人帶著分給他們的兩匹馬,在草原上劃定的一片區域進行集訓。
騎兵無外乎騎射,他們的騎已經算是合格,但根本無法與胡人相比。
射,大多數人,更是根本不通……
但這根本不算事!
一車車的物資,從長城以南運抵。
首先是馬鐙與馬鞍,這兩樣神器對騎兵來說,絕對是革命性的創舉。
有了馬鐙,上馬就容易了,在馬上就能使上勁,不僅能沖殺,還能砍,刺,披…
馬鞍的出現,讓騎手們即便是在馬上,也如履平地,有了準頭。
而后每人都分到了一把連弩,兩百支弩箭。
接下來的時間,他們就在這里進行集訓,適應這些東西。
他們的戰力,會飛快的提升!
隨后還有源源不斷的軍事輜重運過來,如新盔甲,衣物,馕等等。
……………
……………
數年之前,楊浪派出了十隊義渠人,每隊五人,兩對直接穿行大漠,其余向東北與西北深入。
派出去的五隊人,只回來了三隊,另外兩隊估計是兇多吉少了。
他們深入萬里之遙,其中一隊還是穿過大漠回來的,五人僅剩兩人。
雖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這個代價值得,他們帶回來很重要的訊息。
六七張羊皮,被零散的擺放,上面記錄著義渠斥候的獲得的所有訊息。
桌案上,楊浪勾勒出來一份地圖,根據自己印象中的為輪廓,再把情報上的添上去,誤差很小。
以燕北牧場為起始點,往北過了大澤,也就是貝加爾湖,往東深入大興安嶺。
在這片萬里方圓的廣闊大地上,匈奴人,東胡人,他們的大大小小的部落,如同星河遍布…
漠北就那么貧瘠?
不,那里的草原廣闊無垠,那里的牧草豐美…
越往東北,至大興安嶺,或可說鮮卑山,便開始出現原始森林。
在楊浪的標注種,東胡的部落占了三分之二還要多。
聽說現在匈奴正在對付月氏,處處對東胡忍讓。
匈奴是個可以說是個草原上帝國,而東胡卻只是個原始部落聯盟,不可同日而語。
東胡是干不過匈奴的,他們很零散,只會借機敲詐……
地圖上匈奴最顯眼的一處,就是匈奴右賢王的王庭了。
而且是,在右賢王的不遠處,新的右谷蠡王已經出現了,除此之外,還有三四個雜王。
東胡的部落那可就多了,這塊地域基本上就是東胡所有的地域了,囊括了十之**的部落。
“現在匈奴折損嚴重,素來屈服于匈奴的月氏抬頭,開始與與匈奴爭斗。
白白的便宜了這些東胡,這些年他們養的養肥馬壯,是時候去敲打敲打了。”楊浪心道。
一條進軍路線,已經被楊浪規劃出來了。
首先軍隊在漁陽集結,繞過大漠,深入東北三千里,不斷襲擊沿途那些東胡部落,給足他們毀滅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