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戰國時期,說起“風林火山”,那人們自然會聯想到武田信玄,畢竟他都把這四個字掛到自家軍旗上當作一種象征了。
而這四個字的出處,想來不少人也知道,乃是孫子兵法軍爭篇中的“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即“風”、“林”、“火”、“山”、“陰”、“雷”這六種比喻才構成了這個完整的理念。
今夜,來刺殺信長的“聯合刺殺隊”成員們,便是戴著六種不同顏色的面具,將人員分為風、林、火、山、陰、雷六支小隊出擊的。
這其中
白色惡鬼面具,代表風風小隊的成員基本都是忍者,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用最快的速度去掃蕩花之御所周邊的警備力量。
綠色儺面具,代表林林小隊的人數是最多的,人員組成也較雜,從浪人到打手、再到殺手皆有,他們的職責是掩護其他各個組的行動,哪里需要人手他們就會去哪里支援。
紅色天狗面具,代表火火小隊的成員多為力士和體型健壯的猛士,他們負責對敵人守備最森嚴的地方發起正面突襲。
金色伎樂面具,代表山戴這個面具的只有一個人,他是這支聯合刺殺隊里的第一高手,有他在,便相當于擁有一張“底牌”坐鎮。
黑色行道面具,代表陰陰小隊成員皆是江湖術士、街頭藝人、乃至盜賊之流,人數不多,但每個都身懷幾樣獨門絕技,擅長攻敵不備、出奇制勝。
而最后的藍色舞樂面具,代表雷雷小隊的成員以下級武士為主,這些人大多來自那些衰敗的世家,個個兒都武藝不俗,并想要靠這身本領出人頭地,他們的人數中等、戰力全面且扎實,可以說是這次刺殺行動的真正主力。
看到這兒估計就有人會好奇這次行動的策劃者是誰啊能把分別來自十股勢力的人馬安排得這么井井有條,那必不是等閑之輩啊。
此處咱也不賣關子了,反正這事兒也不難猜那人就是馬杉重藏。
值得一提的是,重藏會去擔下這個“行動策劃”的職責,其實也是有一些私心在里面的我們都知道,本來重藏應該是和源五郎、阿枝、小助三名部下一同到京都來參與任務的,然而在經歷了種種意外后,源五郎身死、阿枝重傷未愈,小助雖無大礙但畢竟還是小孩,并不適合這種攻堅任務那重藏肯定也不希望自己的部下白白送死啊。
因此,他在任務的籌備階段便主動站了出來,提出了這個名為“風林火山”的計劃,并試圖獲得行動的現場指揮權。
其他人一琢磨重藏是武田的人,而武田是這十股勢力中最強的幾支之一,甚至可能沒有之一;再加上重藏提的計劃聽起來確實不錯,且指揮位既是功勞位也是背鍋位,存在一定風險多方權衡過后,大家便都同意了由重藏來主導這次行動。
那重藏也就不客氣的接下了指揮權,并安排阿枝和小助在行動時只需在幾條街外“警戒”城里的動靜即可;他自己則是加入了“風小隊”,在御所外圍的高處負責統領全局。
但正所謂無巧不成書啊,或許是因為上忍之間的默契,今夜重藏挑中的那個觀察地點,和白天時小梅挑中的是同一個。
于是,就在那六支小隊同時展開行動,花之御所內打成一片之際,重藏剛好在御所附近的一處房頂上,對上了小梅飛鳶。
乒
在一次背后偷襲被擋下后,兩人各自往后翻躍出一丈,重整態勢。
月光下,重藏即刻看清了小梅的面目,而小梅雖然只看到了一個戴著白色面具的人,但經過剛才那一刀的交鋒,他其實也已猜到了對方是誰。
“ho能在此處重逢,還真是意外呢”短暫的驚訝過后,還是小梅先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