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鴇這個職業,想必各位并不陌生,在無數的影視文學作品尤其是武俠作品中,其登場的概率都是相當高的,可能僅次于店小二。
一般來說呢,大家都默認老鴇就是妓院的老板娘。
這個認知對,也不對。
在我們所熟知的歷史中,到了清末民初,確有一些“堂子”的大老板就是老鴇本人了,但要往前搗,越是離現在久遠的年代,這種情況就越少,少到無限接近于零。
實際情況是,明以前,只要是有一定規模的青樓,其擁有者、或者說“大股東”幾乎都是男的,有時候還不止一個老板,而是有好幾個股東合伙控制;至于教坊司那類的官窯,就更不用說了,屬于是朝廷的產業。
所以老鴇,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是什么“老板娘”,而是負責管理妓院的“總經理”,她們也是給股東們打工的而已。
眼下,丁不住口中所說的“王媽媽”,就是這星輝樓的老鴇之一。
既然用了“之一”,自然就說明這里不止一個老鴇,當然這也是應該的考慮到這星輝樓的檔次、規模、以及接客的高門檻,一個老鴇肯定忙不過來,備八個都不嫌多。
片刻后,差不多就在孫黃等人喝茶喝得稍微有點沒勁了的時候,得到丁不住指令的“王媽媽”便適時現身了。
這王鴇母,今年有四十好幾了,其模樣身段,都屬于是再年輕二十歲也不咋地的那種,但她直到五年前,都還是京城某個小娼館里的頭牌,只因她有個很少見的才能跟人自來熟。
這世上有一種人,他們的知識、見聞,都算不上多廣博,他們的談吐也并不風雅或幽默,甚至他們的長相也是普普通通,但你跟他們就是會一見如故,聊天也能聊得很開,甚至會打開話匣子說出一些平時一般不會說的事來。
這是一種沒什么道理的天賦,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但它確實是存在的。
這樣的人,您可能見得不多,或從未見到過,但我若是說另一種相反的例子,估計很多人都遇到過
各位小時候多半都會有類似的記憶在自己很小的時候,逢年過節會碰著某個遠房親戚,你也不知道為什么,他她只要在附近,哪怕就坐那兒嗑瓜子兒,也會讓你覺得可怕、厭惡、不愿靠近。
而這,就是一種天生的“兇相”,可能這人本身性格也沒什么,但小孩就是會察覺到、感受到這類難以名狀的東西,當然我們長大之后這個感知力也就淡了。
言歸正傳這“王媽媽”就是因為擁有這天賦的才能,才被丁不住高薪挖角過來的。
而她也是丁不住去試探一些“目標”的不二之選。
“唷幾位爺,還跟這兒喝茶呢咋不早叫我一聲兒呀”這王媽媽一進屋,扯著嗓子就是這么一句。
聞聲,孫亦諧轉頭一瞧,見來了個大媽,想她是老鴇吧,但這老鴇說話的畫風跟這里的格調好像不太搭啊。
“您是”無論如何,孫哥還是出言示意對方自報家門。
“這兒上下都叫我王媽媽,當然您幾位想叫別的也行。”王媽媽說話間,已走近了眾人桌邊。
孫亦諧、黃東來、法寧和胡聞知聽罷一琢磨,心說“別的”還能叫啥呀我們叫你王姐王妹妹王奶奶更不合適了啊。
“那行。”孫亦諧撇了撇嘴,接道,“王媽媽這番來,是終于打算給我們引見幾位姑娘了嗎”
“那可不”王媽媽笑呵呵地站在旁邊,將臉湊上來幾分,沖著孫亦諧道,“這位公子,一看您就是常逛窯子的主啊,那咱也不跟您拐彎抹角了,您說,要幾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