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金浀都沒想到,幫他喊出這聲“且慢”的人,竟然是被他嫁禍的三人之一,胡聞知。
這老胡也是個心思頗為機敏之人,他一眼就看出了魏老爺急著讓人給金浀掌嘴的最主要意圖,并不是想懲治這個小人,而是想讓金浀趕緊閉嘴,免得把他姓魏的也拖下水。
這就是魏老爺有點兒操之過急了,得幫他緩緩。
“魏大人,恕在下唐突。”叫停了劉捕頭后,胡聞知一邊朝魏老爺抱拳拱手,一邊慢條斯理地言道,“此案目前還有諸多細節未明,若是現在就將金浀掌嘴,打得他口不能言,難免會耽誤查證,故望大人高抬貴手,且將他這頓打先寄下,待事情查明再打也不遲。”
人這話說得不卑不亢、有理有據,再加上胡聞知和孫黃是一道的,魏老爺就算不知其底細,也不敢貿然得罪,所以魏老爺在聽后也只能尷尬地笑笑,回道“呵這位胡先生,說得在理啊。”說著,他便轉過臉去,沖劉捕頭簡短地來了句,“劉捕頭,嗯。”
這個“嗯”呢,不咧嘴,而是從鼻子里出音兒,發聲的同時魏老爺還抬了抬下巴,那意思呢,就是讓劉捕頭按照胡先生所說的做,原話老爺我就不重復了。
劉捕頭會意,便又撒開了金浀的領口,放下了手里的板子。
而逃過一劫的金浀則是立馬癱軟下來,大口大口地喘起了氣兒。
可誰知,金浀這兒剛松懈了這么幾秒,那邊兒的黃東來又來了句“別介啊,氣氛都到這兒了,嘴不打,可以打屁股嘛,他的屁股又不能說話是不是”
列位,這就純粹是黃哥在耍賤了。
而他也沒想到,自己這隨性的一賤,反而給了魏老爺一個更好的機會。
“對對對,黃公子說得對啊,來人”魏老爺一聽這話,那是喜上眉梢啊,他趕緊沖一旁的幾名衙役道,“都聽見了吧給我把這姓金的摁住了打打到黃公子滿意為止。”
按魏老爺的想法呢,這黃公子若是不“懂行”的話,很可能直到金浀被活活打死,他都沒意識到要叫停;那到時候,金浀一樣不能亂說話,且黃東來還背上了一定的責任。
看到這兒可能有人要問了,那什么叫懂行呢
很簡單,就是一“眼力”的問題,你得看得出這些實施杖刑的衙役到底是真打還是假打
三兩下揮去,皮開肉綻,血肉橫飛,此為真打。
十幾棒落定,噼啪作響,絲毫不疼,此為假打。
除此之外,真打之中,還有一手“暗悶”,這咱下面就有實例
這,也可以說是一門手藝了。
而最精通這技藝的,無疑是軍隊和宮廷里的杖刑官,因為軍棍和廷杖,有時會成為實施政治手段的一個環節,打出來的結果事關重大,所以其中必須保證一定的可操作空間。
舉例來說,假設有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在某場戰斗前立了軍令狀,最后卻不小心玩兒脫了,但元帥后續還得用他呢,那咋辦說句“吹個牛逼而已,那么認真搞毛”然后大家當無事發生過那哪兒行啊,人家可是要臉的,這話說出來以后還怎么服眾
于是,就需要演個“周瑜打黃蓋”,高低給軍中的將士們、尤其是給那些死亡率最高的底層士兵們擺個態度。
而這種時候呢,行刑的人手上一定得有門道,萬一來倆手藝糙的不小心真給打死打殘,把戲演成了“揮淚斬馬謖”,那后邊兒的仗誰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