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前,章九重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很平凡的人。
他讀過幾年書,但讀下來的成果僅限于識文認字。
他也學過幾年武,且是跟真正的江湖客學的,但他練了幾年后的水平卻跟那些莊稼把式教出來的徒弟差不多。
少年時,章九重又家遭變故,自此孑然一身、孤苦無依。
好在……他也算“文武雙全”,很快就在衙門找到了一份捕快的工作。
看到這兒可能有人要問了,前文書不是講過,那年頭的捕快成分復雜,其中有很多比地痞還地痞嗎?怎么章九重這種看起來像是家道中落的中產階級小少爺也去當捕快了呢?
這塊咱便可以用現實中的香港警隊舉例了——“探員”和“督察”,是有著完全不同的招聘和晉升體系的,前者的門檻雖低,但一般做到“沙展”就會止步,前者想要跨越到后者、也就是管理層的那套晉升體系里,是非常困難的。
這套呢,放到大朙的捕快行業里也是一個意思……
各位不妨回憶一下,本書中出場過的捕頭、捕快,越是隸屬小地方的、級別較低的,其市井氣就越重、遇到緊急事態時的處理能力也越差。
因為這些捕快一般來說也不需要特別強的能力,他們的主要日常工作就是和地痞流氓打交道,或者就是充當地方官的爪牙去欺壓老百姓,甚至有很多捕頭本來就是縣太爺的“自己人”。
但是到了一定級別的,比如那些大州大府、或是京城這種地方的大捕頭、總捕頭……那就有說法了。
這些人就類似于從探員跨越到督察體系里的少數精英,朝廷是認他們的,且他們多半還有跨區域執法的權力,很多地方官見了他們都要禮讓三分。
那么這些人一開始又是從哪兒升上來的呢?
自然就是之前的那些大捕頭從章九重這種“素質比普通的流氓捕快高出一坨的年輕人”里篩選、提拔出來的。
畢竟一個團隊里也不能全是流氓啊,你多少得招幾個有文化有素質的,有的場合用得著他們。
于是,章九重也沒費多大勁,就在一個還算不錯的衙門里成功找了份差事,并且一進去就很受上級的關照,因為跟周圍的那幫貨比,他確實已算“文武雙全”了。
那周圍的其他老油條捕快自然也要拍拍章九重的馬屁,指不定哪天這小哥兒也成上級了呢?
然后,他們就不出意外的,帶他去逛窯子了。
也正是那年,十八歲的章九重,發現了一件讓他自己都很震驚的事情——原來他不喜歡女人。
從那天以后,他就變了。
他對自己的情況非常困惑,這種困惑很快又轉化成了自卑、恐懼、暴戾……
他把這個無法告訴任何人的秘密深埋在心里,壓抑自己、偽裝自己……并把精神上承擔的巨大壓力通過其他渠道,即他的工作發泄出來。
工作要是太閑,他就練武功。
如此一來,從小讀書練武都談不上勤奮專注的章九重,在工作后的短短幾年內卻是武功大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