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鮮感”,是可以給美味加分的,而且加的很多。
如果你讓一個一輩子從來沒吃過咖喱、也不知道其價格的人,吃上一口在經常吃咖喱的人看來只能算是“一般好吃”的咖喱,他也會驚為天人。
但如果你讓一個經常吃牛排的人,吃上一塊兒“一般好吃”的牛排,他自然只會反應平平。
曾經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盛極一時的方便面,就是類似的情況——小時候當作美食的東西,現在給你吃,你都未必想吃了。
其實那味道沒變,甚至可能變得更好了,但……你變了。
袁方治,就像是一個還從來沒吃過方便的孩子,這一口“法式醃漬銀魚”,可把他美壞了。
老爺子活了一輩子,也沒人教過他什么叫第戎芥末醬啊,把那些“西域香料”和蔬菜魚肉一同燉煮的方法,他也是頭回見;而這種用外來的調味法做出的美味,他亦是頭回品嘗。
吃完,他就服了。
“好!好好好!”袁方治筷子還沒撂下,就連說了四聲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袁某拜服。”
大師,自有大師的氣度;先前孫亦諧口出狂言,袁方治確是不信服,但現在人家真的把你沒吃過、而且做不出來的美味給做出來了,那袁方治該認的就會認。
有道是學而不厭,藝無止境,有真才實學的人,并不會害怕去承認有人在某個方面比自己強,因為那是很正常的事;只有那些欺世盜名之徒,才會把虛名看得比事實更重,常固步自封,技止于此。
“呵呵……好說好說,孫某也是班門弄斧,獻丑了。”孫亦諧雖是懷著八成把握走進這廚房的,但心里仍有兩三分還懸著也是不可避免,此刻他一看對方被唬住了,也終于松了口氣,笑著說了句場面話。
這,就是情商;若無這般容人之量和拉攏人心之術,又豈能當上魚市場的“大哥”呢?
“嗯……是還不錯。”另一邊,黃東來這時也過來嘗了幾口孫亦諧的手藝。
他的反應,就比較平淡了;因為對他來說這不是什么一點概念都沒有的味道,他在看孫亦諧做這菜的時候通過材料就已大致知道會是個什么味兒了。
結果,這盤菜,眾人都嘗了嘗,孫黃二人自己也沒吃上幾筷子就沒了。
袁方治是越吃越覺得這菜哪里都好,還自己腦補出了“這位孫公子可能并不是刀功不好,而是故意切成這樣的,因為銀魚本身就大小不一,把配菜也切得大小不一,吃起來就能更有層次感”這種結論來解釋自己剛才看走眼的原因。
可惜,袁老爺子再怎么欣賞孫亦諧,也不能直接就請他們進雅間兒吃飯了……規矩就是規矩,他們還有“兩關”得過呢。
“二位公子……”嘗完了孫亦諧做的菜,看到了袁方治的反應后,薛推對雙諧的態度也變得恭敬了許多,“……果然不是等閑之輩。”他頓了頓,再道,“孫公子非但能輕松過這‘一品’之關,還能以廚藝讓袁師傅做出般高的評價,確是驚人。”他先夸了對方一句,接著便話鋒一轉,開始下套,“想來……這第二關的‘一眼’,對二位來說也是易如反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