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像許澤軒這樣,小小年紀就能另辟蹊徑,自創一門畫技的,卻是聞所未聞。
我們的學問之所以能不斷進步,那是因為前人的積累。
有句話叫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有把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推陳出新,開宗立派。
許澤軒不用筆,不用墨,只是用一張紙,一根炭筆,一塊蒸饃,就繪制出一副栩栩如生的畫卷。
這種顛覆性的繪畫手法,幾乎已經能稱得上開宗立派。
“十五歲,就能在畫道上開宗立派,這該是有多妖孽。
這小子在繪畫一道上的天賦,就算比起畫出洛神圖的顧愷之,怕也不遑多讓吧!”蕭姓老者心中震撼,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愛才之心,幾乎就要噴薄而出。
當然,他多年的宦海生涯,也并不是給的。
有些事情,光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還不能作數,必須親自證實才行。
深呼吸了兩口,壓制住心中的波瀾,蕭姓老者見許澤軒終于放下了炭筆,這才開口問道:“小郎此畫,確實稱得上與眾不同。
老夫生平閱畫無數,能把人和物,畫的如此惟妙惟肖,你這絕對是獨一份。
只是不知,這般高超的技藝,是由何人所授?”
許澤軒想了一下,覺得就算把自己那補習班老師的名字說出來,面前的老者也肯定不知道,索性就把功勞歸結到了自己身上,于是他說:“小子幼年時家境富裕,吃喝不愁,但好景不長。
十年前,父親不知因為何事,受了打擊,家道開始中落,吃穿用度一年不如一年。
小子雖然年幼,卻也不愿看父親整日愁眉苦臉,想著若是能省出些銀錢幫助父親,或許就能替他老人家分憂。
某日小子外出時,見一童子用樹枝和沙盤練字,心中突然來了靈感。
心里想寫字可以用樹枝,畫畫為什么不可以?
心中有了想法,小子便找了些樹枝,反復嘗試。
琢磨了好些年,終于琢磨出了些許門道,這繪畫的方法,也是小子在琢磨過程中,一點點悟出來的。
可惜,小子雖然成功的用樹枝代替了畫筆,卻終究沒能幫上父親的忙……”
說著說著,許澤軒的眼眶漸漸濕潤,一滴晶瑩的淚珠,自眼角滑落,吧嗒一聲掉落在地。
他不是影帝,前世混跡商場,可以在憤怒的時候陪笑臉,但是還遠遠達不到說哭就哭,能夠自由轉化哭和笑的地步。
之所以流眼淚,是因為觸景生情,在編故事的過程中,想起了前世所在孤兒院的院長。
當年院里窮,買不起文具,院長卻認為再苦也不能拉下文化知識,堅持要教孩子們讀書。
他寫第一個字的時候,用的就是樹枝。
“十年前小郎才五歲吧,小小年紀就能想著替父親分憂,孝心著實可嘉。
日后你若成名,此事必然流傳天下,成為一段佳話!”蕭姓老者夸贊道。
“先生謬贊了,小子終究還是沒能幫上父親……”許澤軒感慨。
ps:別問,問就是起點孤兒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