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不僅貞觀犁是文水縣男所制,就連近段時間,開始在長安城流傳的《三字經》,也是那文水縣男所寫。”
“此人竟如此了得?”長孫皇后聽罷,面上的吃驚之色更甚。
貞觀犁雖然利國利民,但制作貞觀犁,畢竟是匠戶的活計。
用奇技淫巧來形容貞觀犁或許并不恰當,但若是真的較真起來,制作耕犁確實算不得雅事,但《三字經》就完全不一樣了。
文章千古事,事因文傳世,文因事流芳。
對于儒家,對于書生而言,文章是安身立命之本。
自古至今,多少讀書人把生命的感悟和心得賦予方塊字,貫注到了文章里,或微言大義,或草蛇灰線,少不了冥思苦想。
然而,時光流逝,大浪淘沙,多少鋪天蓋地的文章,隨波逐流,化為塵煙,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三字經》作為一篇注定能夠流芳百世的文章,只此一書,便足以讓人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這是多少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單單是這份資歷,就讓足以讓人欽佩。
“嘿嘿,觀音婢這就吃驚了?
如果朕告訴你,這個人才15歲。
如果朕再告訴你,這個人不但寫了《三字經》,更改良了造紙術,可以讓市面上紙張的價格,降低到原來的一成,不知你會吃驚成什么模樣?”李世民似乎很喜歡看長孫吃驚的樣子,再次拋出了兩個重磅炸彈。
“15歲,發明了貞觀犁,寫出了《三字經》,改良了造紙術?
這這這……世間竟有這等奇人?”
“朕也很想知道,許家區區一寒門,如何培養出這等奇才。
可惜近日朕俗事纏身,輕易不能離宮,否則朕倒是真的很想去見見這位奇才。”
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是瘋子。之所以許多穿越者穿越后,首先做的事情不是裝逼,而是藏拙,根子都在這句話上。
許澤軒目前只是暴露了冰山一角,都已經引起了皇帝的重視。
如果暴露更多,那引來的可能就不光光是重視,或許還會有猜忌。
“被陛下這么一說,臣妾倒也來了興趣,也很想見見這位少年。
既然陛下俗事纏身,不方面去訪賢,為何不把他召進宮來一見?”長孫皇后突然提議道。
“召進宮?朕也想過,可這造紙之法還沒推廣,如果貿然在造紙之前將他召進宮,會不會讓他惹上麻煩?”如果密奏不是程咬金呈上來的,還有秦叔寶和牛進達的簽名,李二說不定不會考慮這么多,直接就把許澤軒召進宮了。
但有了程咬金幾人的擔保,他卻是不能這么做,這點面子,他還是要給幾位臣子的。
“咯咯咯~”長孫皇后捂嘴嬌笑兩聲,隨后道,“陛下您這是關心則亂,之前您還說,《三字經》也是那文水縣男所做。如此曠世奇文,難道還不值得陛下召見一回?”
“哈哈哈,觀音婢所言甚是,是朕糊涂了!”李二聽后,也哈哈大笑起來。
ps:大唐時期,似乎應該稱皇后為殿下。
不過,網上的資料我也不知道準不準。
反正大家都習慣了,所以本書還用娘娘這個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