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淺雪對張揚“劇組附贈手機”的說法未必信了,但并沒有追究,張揚自個反倒有些不安,到底還是趁著妹妹去營業廳辦卡的機會,跟老媽坦白了手機事件的經過,只是省略掉了自己為了不要找零的敗家子行徑。
方淺雪倒沒罵他,只是更加堅定了不能讓兒子自己管錢的決心。
張揚注冊了微信,通過通訊錄搜索了一下,發現還挺多熟人,林依然、劉嬋、王謹孝、王謹淑、唐詩……不過他只給林依然發了好友申請。
林依然還沒同意。
周帆科三掛掉了,短時間沒法再考,也就不提什么一個月拿到駕照的豪言,得知張揚拆掉了石膏,于是拖著他去武館練拳。
雖然是平行世界,但華夏傳統文化、傳統武術、傳統戲劇、傳統樂器等,都與前世一樣有式微之勢,且還沒迎來復興。
張揚和周帆之所以去學武術,而不是什么道什么道,完全是受了武俠的影響。
武館并不算太遠,就在兩人原本母校,也就是張守一和方淺雪執教的初中附近。張揚還沒上初中的時候,就被周帆拖著來學武,如今已經有六七年,都在這一家武館,自然熟悉,但受宿慧記憶的影響,來到武館前的時候,他難得地又有了一些新鮮感。
武館在學校附近的一個巷子里,旁邊還有茶館和燒烤店,不過很顯然,后者生意最好。
門匾有些舊了,但很干凈,黑匾紅字,寫著「興武堂」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旁邊還有落款,也是三字:霍宗俠。
這位霍宗俠乃是興武堂的創始人,北周末期愛國武術家,姓霍名卿字宗俠,這牌匾題字是他親筆,落款卻是后人加的,因為霍宗俠這個名字的知名度更高,所以選了字。據說此人早年體弱,雖然生于武術世家,但父親擔心他學武玷污家風,不肯教他。他自個偷學,進境反而比幾個哥哥更快,后來有人上門挑戰,僅僅三招就擊敗霍家兄弟,然后被霍宗俠輕松擊敗,自此才獲得了父親認可,悉心傳藝給他。
北周末期國勢衰微,沿海地區飽受西洋艦隊騷擾欺凌,不少地區曾被非法占領,鴉片也曾在部分地區流毒無數,霍宗俠所生活的羊城就在其中。
其時有列強炫耀武力,擺下擂臺,霍宗俠在羊城以自己完善的霍家拳擊敗西洋大力士之后,名聲大振,受邀前往各大城市比武,拳打西洋拳師,腳踢東洋武士,平生無一敗績。
后響應朝廷改革,提出「以武保國強種」的口號,創辦興武堂,并將霍家拳譜公開,因此而受到了朝廷表彰……這世華夏的許多武俠都是仿照此人事跡來寫的。
興武堂曾盛極一時,但霍宗俠去世后很快衰落下來,如今整個青城,也就只有這一家。
館主叫張永泰,一直自稱自家這一脈是霍宗俠的正宗親傳,至于真假,誰也不清楚,但張揚和周帆拜師后沒多久,曾聽說某某道館有人來尋釁,兒子張洪康被人打傷,張永泰含怒出手,一拳將某黑帶教練打得吐血。
兩人當時都在上課,并不在場,據當局者描述,那位教練當時是真的倒地上吐血,張永泰后來因不愿私了,也沒錢私了,被判了兩年。
不知道算不算因禍得福,他被釋放之后,武館的生意反而好了許多。
張永泰不在,武館內五六人,有的在對打,也有的在單練,張揚和周帆換了衣服出來,張洪康正在角落一個人耍雙節棍。
張洪康年紀與張揚差不多,算是得了老爹真傳的,周帆和張揚在這時間久了,與他熟悉后曾練過好幾次,兩人聯手都打不過,韓永泰那種他單挑三四個估計沒啥大問題——別的不說,單論名字,張洪康就有揍他的理由。
張洪康身材并不高大,一米七五左右,十分精壯,典型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也是開學高三,張永泰已經在考慮他的就業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