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能賺多少錢?
三家下載量共計921325,每次下載付費一元,總收入就是92萬,以麒麟臺的地位,跟平臺的分成應該不至于五五分吧?
林依然先拿手機給小姨發消息,得知由于不是獨家授權,分成還真就是五五分。
這樣算起來,平臺分走50%,麒麟臺再分走剩下50%里的30%,張揚能分到的也就只有32萬,再扣稅,只剩下二十多萬——將近七十萬就這么沒了?
林依然撅了撅嘴,有點郁悶,理智上知道這是利益分配規則,也明白平臺和節目組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但感情上卻總覺得張揚虧了好多好多錢。
自己這么節儉,每年的壓歲錢零用錢都能省下小半,這么多年也才存了五十多萬,他一下子就虧了六十多……
不過《晴天》上架到現在還不到二十四個小時,就賺這么多錢,好像也不少了吧?
何止不少!
張揚看到林依然發來的截圖時甚至有點懵。
對于他來講,平臺50%的分成甚固然稱不上良心,但這種模式與前世電影有些類似,有院線影院的分成比例在前,五五分成并沒有那么難以接受。
何況一夜間賺了這么多錢!
距離組內淘汰賽錄制已經
他趁著中午休息時間陪林依然聊了幾句,又分別給爸媽和妹妹回了消息,小睡了一會兒,就到訓練室里繼續練習。
雖然是凌然組訓練,但凌然不可能每天都在,事實上訓練這幾天來,凌然今天上午只是第二次來,敲定了10號組內淘汰賽錄制時每個學員要唱的歌曲。
張揚原本想把給那個護士小姐姐的兩首歌唱出來,但第一輪淘汰賽是兩兩對決,只唱一首歌,效果就差了許多,有點只揭傷口不上藥的味道,所以他最終決定換成《清明雨上》。
這是許嵩早期作品,發行這首歌的時候尚在校園,直接導致這首歌一直被人詬病「粗制濫造」,但即便如此,依舊風靡一時,廣受歡迎。
這首歌張揚并不打算按原版來唱,因為那根本發揮不出他現在的優勢,所以他決定依舊按照自己目前的唱法來唱這首歌,并且根據夏海的一些建議做了一定修改,忽略音樂處理上的技巧,盡可能發揮出嗓音的優勢。
這是適合他的做法,但唱法迥異,張揚失去了心里的評判標準,使得他對這首十分沒底,能做的就只有多練!多練!多練!
畢竟按洛神的說法,他的金手指就是付出就會有收獲。
平常練習不可能有現場伴奏,好在有夏海配合,用演唱演唱給他錄制了一份伴奏,以供張揚練習之用。
下午練歌,晚上練歌,第二天起來繼續練歌,直到中午休息的時候,張揚才有空瀏覽新聞。
各大媒體的關注點已經從「詩詞才子以原創歌曲參加選秀」,變成了「這個才子有多厲害」,讀于青城二中、被皇家學院特招的事情都被曝光了出來。
這其中固然有麒麟臺為了節目熱度在推動,但張揚本身的話題行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緣故。
不過人們更關注的自然還是八卦,比如張揚這兩首歌到底是寫給誰的,「同桌」又是誰?
此類的報道在5號下午就已經在網上出現,6號上午,就出現了在各大媒體的娛樂版里面,于是時隔半年,隨著網絡、電視、紙媒的娛樂版都在重復「同桌就是林依然」的事實,林依然這個名字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并且由于八卦、才華、噱頭,還有長得好看,比《詩詞大會》時還火,畢竟《詩詞大會》雖然熱度遠超預期,但與《音超聯賽》這樣國民級的節目相比還是遠遠不如。
不過更火的自然是「張揚與林依然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4號晚《晴天》播出,5號開始,就已經陸續有媒體去搜尋林依然的更多資料,二中自然不會接受任何采訪,但這么多媒體,找到幾個學生總不是難事。
6號晚上,「同桌就是林依然」、「才子佳人間的故事」、「張揚表白林依然被拒」此類的報道開始在網絡上出現傳播,第二天就登上了各大媒體娛樂頭版。
8號的時候,一些媒體開始將搜集到的關于林依然的更多訊息曝光出來,比如出身豪富,司機接送,比如「除了長得好看一無所長」的傳聞,比如二中學生雜志評選校花排行榜的翻轉,比如追求者太多被同學舉報……等等。
奇怪的是,了解到這些內容不算難事,可曝出這些內容的都是一些規模不大的媒體,此前同樣報道過「同桌是林依然」的一線媒體編輯們似乎集體降智,全部忽視了這個明顯很有市場的素材。
9號之后,各大媒體編輯開始同時降智。
關于林依然的緋聞與炒作,就只到「張揚喜歡林依然,歌是寫給她的」這個程度,這成為了各大媒體宣傳報道的默認底線,關于大家明顯會關注的出身、經歷、私事皆緘口不言。
這讓每天都要讓閨女上網幫忙刷兒子兒媳相關新聞的張守一和方淺雪十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