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這些小小的心思,林依然還是繼續看了下去,等下還要出去找張揚,得看完才好決定待會兒怎么對他。
襄陽這邊寫到一半,郭襄仍生死未卜,張揚這個混蛋果然又換了視角,隨著郭靖思緒,開始寫起了楊過那邊的境況。
崖底是水潭,楊過沒有死,這都是通過前文已經知道的事情,不過第一次通過楊過的視角看到,還是有種終于踏實下來的感覺。
同時更大的期待也越來越強烈:楊過和郭襄都從懸崖上跳了下來,也都沒有死掉,那么小龍女呢?
繼續往下看,隨著蜂巢和人跡,小龍女并未身死的結果已經將近呼之欲出,但當楊過從潭底大洞穿過,找到了小龍女的居所時,還是覺得有點激動,又覺得好像楊龍黨也挺好的……
那小郭襄怎么辦?
她腦海里掠過這個念頭,就看到楊過正在小龍女所居的茅屋里面落淚,忽覺得一只柔軟的手輕輕撫著他的頭發,柔聲問道:“過兒,甚么事不痛快了?”這聲調語氣,撫他頭發的模樣,便和從前小龍女安慰他一般。楊過霍地回過身來……
林依然把這段看了兩遍,都還有種不真實感,就這么重逢了?
就這?
她暗暗在心里的小本本上給張揚記了一筆:期待這么久的重逢,你就寫成這樣?但還是繼續看了下去,看到「楊過才道:“龍兒,你容貌一點也沒變,我卻老了。”小龍女端目凝視,說道:“不是老了,是我的過兒長大了。”」這兒時,想起自楊過初遇小龍女至今的經歷,心里暗暗感慨。
然后再看楊過說“可知一個人還是深情的好。假如我想念你的心淡了,只不過斷腸崖前大哭一場,就此別去,那么咱倆終生不能再見了”……就又忍不住亂想,要是自己跟張揚分開十六年,他還會這樣喜歡自己嗎?
這是張揚想象中,或者說理想中的愛情?
她記起張揚曾說過的楊過的考驗,十六年……是最后一道考驗了吧?
楊過和小龍女沿黃蓉等人留下的繩梯回到崖上,視角再度來到襄陽,郭靖等人按黃藥師調配,沖針救郭襄,但蒙古大軍進攻襄陽,只得退兵去守城墻,郭襄臨死之際,仍在掛念著楊過……
看到這兒,林依然發現好像小郭襄似乎還是更可愛一些,只是楊過已經與小龍女在一起,還能怎么辦呢?
大概由于這番心思,隨后楊過與小龍女趕到,楊過斗金輪法王多番兇險,她反倒不覺得有什么,后來看到楊過擊殺蒙古大汗,才覺得有些意外。
她成績雖然不錯,但對這段歷史卻并不是很清楚,張揚又是學的歷史專業,看到這兒,不禁有些疑惑,難道歷史上這個蒙古大汗真是死在襄陽城下嗎?
再往后看,楊過立下大功,在滿城軍民的歡迎矚目之下,與郭靖攜手進城,可謂人生巔峰。她看楊過與小龍女重逢時,也只是感慨,但看到楊過反省:“二十余年之前,郭伯伯也這般攜著我的手,送我上終南山重陽宮投師學藝。他對我一片至誠,從沒半分差異。可是我狂妄胡鬧,判師反教,闖下多大的禍事!倘若我終于誤入歧途,哪有今天和他攜手入城的一日?”卻險些落淚。
襄陽之事暫了,郭靖說要去華山祭掃洪七公之墓,很顯然,最后一回就是華山論劍了。
林依然對這個倒不是很在意,對她而言,哪怕就此結局,其實也沒有什么了,唯一覺得遺憾或者掛念的,也就剩下郭襄了而已。
在文末,還有一段注明,引用了《元史》和《續通鑒》的記載,講明蒙古大汗身死的事情:歷史上是攻重慶不克而亡,為增加之興味安排為攻襄陽不克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