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團隊-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倒計時-10分鐘22秒。
與文字相匹配的,一段模擬動畫也開始演播。
按照計劃,這一次獵鷹重型火箭先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臺升空。
發射幾分鐘后,獵鷹重型火箭的三枚助推器將成功分離,并先后返回地球。
其中,火箭兩側的助推器在將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周邊海岸線的混凝土平臺著陸回收。
而更大的中心助推器將在SpaceX公司位于大西洋的無人駕駛回收船上著陸。
PS:在2019年2月獵鷹重型火箭首次試飛時,兩側的助推器都成功著陸,但中心助推器因耗盡燃料而墜入水中。但之后的幾次發射,都成功地完成了火箭回收任務。
這會兒,時間已經接近傍晚,太陽正掛在了天邊的山頭上。
華可鏡放眼望去,一片片的火燒云正鋪滿了天空,浩浩蕩蕩,呈現出耀眼的紅。
柔柔的光芒傾瀉下來,于是那潔白的火箭,雄偉的重型獵鷹,也在這夕陽的照射下,披上了一襲胭脂紅的外衣。
“我有點激動怎么辦?”盯著巨幕上的數字,陸潔詩不禁問道,“火箭發射肯定會成功吧!?”
“世界上沒有完全之事。”華可鏡緩緩說道,“在最初階段,為了降低運載成本,SpaceX團隊只研究一件事,就是火箭的回收和重復使用技術。那幾年的馬斯克是很苦的,最初的獵鷹1號發射了3次,爆炸了3次。”
“哇,這些可都是錢啊!”李晨景驚道。
華可鏡點點頭:“面對連續打擊,加上社會的否定,媒體的攻擊,馬斯克自己也快要奔潰了,睡個覺經常被嚇醒,大吼大叫,公司沒錢了,要破產了,他不止一次在鏡頭面前哭鼻子。幸好苦心人天不負,獵鷹1號第4次發射并成功回收了火箭,使得每次發射的成本大幅下降,并終于拿到了NASA的16億美金的訂單,定期給國際空間站運送補給。”
“16億美金,那不是高興死了。”
見李晨景和陸潔詩一臉感慨,華可鏡卻繼續說:“這跑腿費確實不是一般的高,還不是你想跑就能跑的,但是那時候SPACEX的壓力還是很大,因為獵鷹1號的近地軌道運載呢能力才670千克。這么一個小火箭,根本就沒有能力給國際空間站運送外賣。不過NASA的訂單都接了,這咋辦,只好拼命研究下一代中級火箭。”
“然后就是獵鷹2號,3號,直到9號?”
“不不不。”華可鏡搖搖頭,“獵鷹火箭的編號是按照第一級推進器搭載的數量編號的,獵鷹9號,就是9個梅林發動機推進器。”
“那梅林發動機是不是很**?”李晨景忽然關心道,“沐宇航天以后是不是也要學習相關的技術?”
華可鏡笑了笑:“從2006年梅林1A發動機安裝在獵鷹一號上使用,到今年已經15年了,可以說前三代1A,1B,1C就是個手扶拖拉機,當時的航天界并沒有誰看得起它。去租個發射基地,大家都知道你肯定得炸。”
“然后就炸了3次!”
三人笑了笑,繼續聽華可鏡將硅谷鋼鐵俠的故事。
自我研發火箭發動機這條路是很苦很苦的。
當年在寒冷的莫斯科,發生了一個傷透心的故事之后,馬斯克便下定決心到世界各地挖了一批專家。
他兩手一攤,火箭我不懂,發動機我就更不懂了,我就懂兩字--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