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羅列,省錢的標準就是生產技術簡單,性能可靠,造價便宜,還有研發周期一定要短,熬不起也耗不起。
為了降低研發難度,他們采取了經典的開式循環,就是開放式,廢氣都放掉的那種。
說起來真的很土,不能充分燃燒,還冒著黑煙。
噴管用的是燒蝕冷卻技術,渦輪泵和燃燒室用普通的就行。
結果是什么,早產的崽子先天性心臟病,創業路上無數的坑,而且這個坑還有點大。
噴管用的是燒蝕冷卻,這絕對是一個最大的坑,因為它燒發動機。
馬斯克一想,這樣下去肯定不行。
于是咬咬牙,1A,1B之后果斷推倒重來,這才迎來了1C的脫胎換骨,固定了梅林的經典架構。
在老板神經質的瘋狂逼迫下,梅林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里不斷進化。
一路走到了后來的梅林1D,作為獵鷹9號的主發動機,成功執行了近百次的發射回收任務,已經十分成熟。
也正是獵鷹9奠定了SPACEX的航天江湖地位。
如果說技術可以搬,人才可以挖,但是地位在別人心中是給不了的,得靠實力自己掙。
獵鷹9號是第一枚實現可控陸地或海上垂直著陸回收的火箭,
是第一枚實現第一級多次重復使用的火箭,
是第一枚低成本多發并聯的廉價火箭。
SPACEX開創了民營商業航天的時代,徹底改變了全球商業航天的市場格局,激勵了無數年輕人望向太空,看向未來,投身商業航天領域。
確實,我們可以否定她,也可以忽視她,她也可以倒閉,但是在人類航天歷史上關于SPACEX的一筆已經刻下了。
反觀世界,當然有比梅林更好的發動機,但是并不適合低成本的商業航天。
對于民營航天公司來說,降成本搶市場是第一步,因為活不下去,什么都是白扯。
梅林1D的價格是百萬級別,那些動不動幾千萬高大上的發動機,對于民營航空來說根本玩不起,也沒必要。
聽到這,李晨景不禁由衷感慨道:“這哥們真不容易。”
華可鏡點點頭:“但是屬于梅林的時代終究會過去,因為接下來是屬于液氧甲烷發動機的時代,再往后還會有效率更高的發動機來扛起星際旅行的大旗。”
“吶吶吶……”陸潔詩興奮地指著巨幕上的倒計時喊了起來,“別說啦,別說啦,火箭就要發射啦!”
……
致敬一路相伴的每一位朋友,衷心感謝你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