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可以避免因太陽的變化而走向滅亡。隨著太陽變暖,我們可以搬到離太陽更遠的地方,例如移民火星,或者去木星或土星的衛星上。例如,大約30億年之后,土星的衛星泰坦(土衛六)可能是一個氣候溫和并且有水的天堂,它濃厚的大氣層還可以抵擋任何致命的輻射。
如果我們對地球十分眷戀的話,我們還可以把它移動到一個更遠的新軌道。我們可以通過在離地球十分近的位置上推動一個小行星或彗星,產生的引力牽引作用,使得地球逃離太陽灼熱的魔爪。
但是我們贏得的只是30億到40億年的時間。太陽滅亡后,我們未來的繼承者,不管是否還是人類,還是一種替代物種,或者是人工智能,都將需要一個新的能源天體。但即使是紅矮星和褐矮星也不能永久地存在。到那時,我們的繼承者所要面對的還是要尋找新的獲取能源的辦法來維持他們的文明。
但是,如果宇宙的膨脹不斷加快,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在星際空間能夠利用的大量的物質和能量,最終會以超過光速的速度離開我們,我們將永遠無法利用它們。那時,未來的人類能使用的資源范圍將極為有限。那么該怎么辦呢?
有一種辦法可以高效地獲取能量。1960年,美國普里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認為,先進的智慧文明可能會建立一個包裹恒星的巨大球形結構,來捕獲和保存恒星的大部分或全部的能量輸出。這種建筑叫做“戴森球”。即使在宇宙的黑洞時期,智慧生命也可以建立類似的戴森球來收集黑洞釋放出的能量,比如霍金輻射,一種在黑洞事件視界輻射由真空中虛粒子產生的一種輻射,是一種很微弱的輻射:一個稍大的黑洞產生的霍金輻射,相當于溫度只有比絕對零度高一點點的物體產生的輻射。但是在黑暗的未來,我們必須利用我們所能利用的一切。
不過就像前面所說的,黑洞會最終因霍金輻射而消失,那時候可就沒有任何能量可以被智慧生命所利用了。那么之后,智慧生命還能有存活的希望嗎?
逃離這個宇宙
有的科學家認為,當我們的宇宙不再適合任何生命生存時,可以移居到一個新的宇宙之中。未來的人類在黑暗時代來臨之前,將不得不制定這個長久的逃離計劃。移居到新的宇宙將是我們唯一的希望。
科學家認為,既然宇宙的誕生是一個自然的事件,那么它必定遵循一定的物理學規律,足夠先進的智慧文明將有能力根據這些規律制造一個新的宇宙。而且,主流的宇宙學家認為宇宙不止有一個,宇宙大爆炸只是發生在整個更大時空中的一部分,這就是說,和我們一樣的宇宙很多很多,我們的宇宙滅亡了,我們可以制造出一個蟲洞,來抵達另一個宇宙。
這并非易事。制造一個新的宇宙或者制造一個蟲洞等隧道抵達另一個宇宙,都需要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可能相當于有太陽系那么大的粒子對撞機產生的能量,或者相當于整個恒星乃至黑洞所具有的能量。這么多的能量可能要消耗先進智慧文明的大部分能量,而且完成這個任務得需要上千年乃至上萬年的工作,使用的技術將是超乎想象地復雜和龐大。這將是宇宙中最偉大的工程項目。
當然還有其他的可能。幾年前,瑞士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準備開啟之時,一些懷疑論者認為它會在無意之中或者觸發一種“相變”,類似冰變成水的一種時空結構的變化,從地球以光速的速度傳播出去,改變整個宇宙本身的結構,而最終可能會使得宇宙重回年輕,而不會走向黑暗時代。不過,很顯然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能量還不足夠高。也許在未來,先進的智慧文明會產生更為強大的粒子加速器,來引發宇宙的相變,以此來把宇宙的未來引向另外一條道路。
當然,一切的計劃并不是真的要去拯救宇宙,而是拯救宇宙中的生命。尋找一種辦法使得生命處在永恒的道路上,則是任何智慧生命的都應追尋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