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歷,公元2041年5月1日,木星外層空間,星河之都。
華可鏡正在沐宇航天總工程師陳亮的帶領下參觀一項重大工程。
事實上,這項重大工程可以一直追溯到好多年前的編號E001階段任務:以當前的科技實力設計一艘恒星際宇宙飛船。
從方案設計,到論證落實,該項目一直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之中,只是最近在華可鏡的特別關注下加快了建造的步伐。
現在想想,無論是從A打頭的階段性任務,還是一路干到到現在E打頭的任務,一切的一切,最終都落在了小樂的計劃盤算之中。
當然,更深一步講,這些實際上都源自于華可鏡的老祖宗,公輸子大師的安排。
“華總,您看。”
陳總工指著遠處木星外軌道太空港上停泊著的一艘飛船,又對華可鏡接著說:“地球出事之后,工程部一半的人手都按照您的要求派給毛工去建木衛基地了,當然,恒星際宇宙飛船的建造工作也沒落下,我們剩下的人趕屎趕尿,總算是按期完工了……”
華可鏡意味深長地拍拍陳總工的肩膀,雖然話糙了點,但是弟兄們確實辛苦了。
更何況這段時間大家都還承受著失去親友的痛楚,不少同志情緒波動的厲害,當真不容易。
話說這艘恒星際宇宙飛船,脫胎于九級【科學研究院】和九級【工程研究院】的設計方案,并由整個沐宇航天工程技術團隊的智慧和汗水精心澆筑而成。
入眼處,正與華可鏡在虛擬世界所見相同,總長度最寬處直徑不過總體呈現為圓柱體的模樣,后半區域是一個保持旋轉狀態的人造重力艙室。
鳥瞰一番,華可鏡心中感慨著多年的付出,如今飛船終于要成型了。
言談之間,陳亮又從身邊的屏幕上為華可鏡調出了一串數據。
他告訴華可鏡,在保留基礎的設備裝置和必須的維生資源的前提下,為了盡可能地提高宇宙飛船的航速,科學專家和工程師團隊對飛船的質量和空間進行了一再的精簡。
毫不夸張地說,整艘宇宙飛船上有多少顆螺絲釘,裝載多少克的飲用水,都已經被精確地計算了一遍又一遍。
華可鏡點點頭,隨后又詢問起來推進系統的協同工作情況。
按照設計,這艘恒星際宇宙飛船在離開木星軌道時,首先會捆綁一臺重量為飛船本身五十二倍的核聚變推進器。
就像火箭分級推進一樣,巨型的核聚變推進器會先將飛船整體加速到9000公里/秒,即光速的3%。
在完成輔助推進任務之后,龐大的核聚變推進器將會脫離并飄向宇宙深空。
接下的加速過程,飛船就必須依靠自身攜帶的反物質主引擎和核聚變副引擎協同完成。
綜合以上,傾盡當下人類文明之力所建造的恒星際宇宙飛船,最終能夠達到的理想航速為光速的10-12%,而且僅僅只能承載一名宇航員。
當最早設計出這艘飛船相關方案的時候,華可鏡的內心是崩潰的。
“就這!!”
“10%的光速,飛26000光年!?”
“還救什么魯班啊!?”
“先想想自己怎么活著到銀心吧!”
……
但后來事態的發展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一夜之間,地球清零了,人類社會蒸發了。
木星留下一群孤魂野鬼,火星殘存幾個蝦兵蟹將。
這就是人類文明僅剩的人口,總數還不到一萬五千余人。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華可鏡開始認認真真地思考前往銀心的問題。
當然,救不救得出魯班他老人家是一回事,
但既然自己接受了任務,作出過承諾,那么就這么著吧。
所謂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要是真到了銀心,華可鏡必須向那個高高在上的超級文明展示人類文明的尊嚴和態度!
要是再僥幸一些,心再大一些,他還想著爭取最后一絲希望,將人類失去的東西都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