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繞著外圍轉了幾圈,華可鏡又與陳亮進到了飛船的內部。
一番查看之后,華可鏡細細交代了幾句,便離開了。
為確保前往銀心的恒星際之旅順利成行,他還有兩個重要的難關需要翻越。
第一個,是制備出足夠的反物質燃料。
因為不依靠反物質引擎,以人類文明現階段的科技實力制造出來的宇宙飛船,其航速甚至連光速的門檻都摸不到。
第二個,則是進一步優化恒星際旅行過程中的深度休眠技術。
因為華可鏡今年已經47歲了,即使他一路嗑藥,一路擼鐵,也已經難以避免地開始走向衰老。
時光如實,歲月如梭,
故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人類終究無法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
就目前來看,華可鏡必須依靠休眠技術,才有希望跨越兩萬六千光年,才有希望活著抵達銀河系的核心。
而且,留給華可鏡的時間不多了,他必須盡快出行。
如果在地球時代,他還可以通過漫長的休眠等待科技的攀升,然后再選擇更高效的星際旅行方案。
但現實是僅僅憑借星河之都區區萬余人口,人類文明想要延續下去都是千難萬難的。
再談科技攀升簡直就是一種奢望。
……
銀河系某處,漆黑廣袤的宇宙深空,遺忘者號宇宙飛船離開太陽系的第十三萬又四個地球年。
華可鏡被小樂喚醒了。
原因有兩個。
第一,他這一次的睡眠已經超過了20個小時,這很不利于健康和身體恢復。
老規矩,按照計劃,小樂將逐步減少華可鏡的單次睡眠時間,直到恢復正常水準。
第二個,遺忘者號宇宙飛船的監測訊號捕捉到了一個不得了的發現。
小樂悠然問華可鏡:“你猜我們發現了什么?”
華可鏡卻不費腦子地反問了一句什么。
“一顆彗星。”
“哦。”
華可鏡半躺著輕哼一聲。
以他對人工智能的了解,小樂既然這樣問,那么這顆彗星肯定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雖說在這無比浩渺空曠的宇宙之中,遇到一顆塵埃或小石子都算是件極其稀罕的事情。
但在過往十多萬年的過程中,遺忘者號卻也還是觀測到過幾顆小行星級別的星際物質。
所以,如果前面觀測到的只是一顆普通的彗星,小樂肯定不會如現在這般煞有介事。
果然,小樂接著告訴華可鏡,這顆彗星與遺忘者號之間的相對速度只有秒,并預計在半個月后達到最近點。
“一顆彗星……和我們的相對速度只有秒。”
華可鏡眼睛一亮,馬上就來了精神。
……
致敬一路相伴的每一位朋友,感謝你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