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最大的幫手是重臣楊素,而楊素動作的第一步也是面見皇后,說楊廣的人品真像他老爸,皇后說是啊。兒子像老爸這句話有點學問,推論下來,老爸是皇帝兒子也應該是皇帝!就像地下黨對暗號一樣,兩個人達成了默契。當楊素開始在隋文帝楊堅面前詆毀楊勇大力炒作楊廣的時候,獨孤皇后又賞賜楊素大量的錢財,到底是辛苦費還是活動經費就很難分析了。楊勇也真倒霉,上面有皇帝老爸壓著,下面有晉王弟弟頂著,外面是國公公事公辦的說壞話,里面是皇后使勁吹枕邊風。真稱得上是四面楚歌眾叛親離。要說都是親生兒子啊,楊堅也曾經很得意的對大臣們宣稱,我不像以前的皇帝那么荒淫無道,跟不同的女人生了不同的孩子,他們不親密,我的五個兒子都是真兄弟,他們不會有爭奪儲位的事情發生的。結果事實給了老爺子一記響亮的耳光。以后不用說也能猜到了,楊勇肯定沒有好啊。
終于在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廢掉楊勇另立晉王楊廣為太子,最狠的是,把監押楊勇的任務交給了楊廣。不知道楊堅是老糊涂了還是真的要置楊勇于死地,這是打倒批臭再踏上一支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的節奏啊。這下楊勇徹底沒機會了,所有申訴的文字材料都被扣下,根本到不了楊堅手里。人要是逼急了啥招都有,楊勇就爬到樹上大喊大叫,希望楊堅能聽到。后來初唐的虞世南寫過一首詠蟬的詩,其中有“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的句子,靈感是不是從楊勇太子這里來的就不知道了。楊堅還真聽到了,打算找楊勇問問,結果楊素說楊勇已經瘋了,楊堅這才罷手。等楊堅一死,楊廣即位,第一件首要大事就是謊稱楊堅有旨意,賜死楊勇。雖然是皇帝了,但是殺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哥哥還是有點不好意思,改由老爹殺兒子就好看的多。
其實楊勇瘋沒瘋,楊堅隱約也知道,否則不會在臨死發現楊廣不是什么好鳥之際想到叫楊勇來,如果是個瘋子,叫來有什么用,看他演小品啊。楊勇之所以被廢,前面說得都是原因之一,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違越制度。就是被楊堅罵死的三子楊俊,違越制度也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就像現在,你是什么職務應該享受什么待遇是有規定或是約定俗成的,局長坐桑塔納處長就不能坐奔馳。楊勇作為太子時,有一年冬至百官去覲見他,他很興奮,排出樂隊,吹吹打打,擺開架式接受了(史書原文是“勇張樂受拜”)。隋文帝很不高興,說這不符合規矩,有大臣辯解說只是祝賀,不是朝拜。這時的楊堅應該很不爽,因為他批駁了這種說法,楊堅認為,祝賀是私人的事情,應該三三兩輛的去,這家伙,由有關部門召集(估計是現在的組織部),大家到的這么齊,太子還穿上正式的禮服,演奏樂曲盛情款待,這時合制度的嗎?楊堅專門下詔禁止了這項活動,至于有沒有秋后算帳,對這些大臣進行追究,史書上倒沒有明確的記載。
楊勇真正要壞事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演奏的那是什么音樂,明明是招魂曲。
三、楊秀之死
楊堅的四子楊秀,最早被封為越王,不久改封為蜀王,后來擔任益州總管,一直經營四川地區,應該有一定的實力。史書也記載他本人容貌雄偉,長得很威風,有膽量有氣魄,喜好武藝,按照評書的說法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這樣的兒子多好啊,可就是不討老爹喜歡,就跟諸葛亮看出魏延后腦生有反骨一樣,楊堅不止一次對獨孤皇后說:“楊秀肯定會不得好死,我活著他還不會出什么問題,要是他兄弟當政,他一定會造反”。既然老爹這樣帶有色眼睛看自己,那咱就應該老實點,好好表現一下,楊秀不這么認為,反而又去踩了一條“紅線”——“車馬被服,擬于乘輿”——吃喝玩樂衣食住行都向皇帝看齊。看來是真的要做益州的土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