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名威武不凡的年輕將官過來,跪拜道:“陛下,可否嘗試使用制作寶鼎或鎧甲的方式,使用泥型鑄造!”
此名將官,濃眉大眼,身長八尺,聲若巨雷……唔,是名人物!
何為泥型鑄造?
粘土加入適量水分后有很強的粘結力,再加入一些稻殼、稻芒、馬糞、糠灰等,經過蔭干或烘干,即成為有出氣孔隙且硬度極高的鑄型。
商代后期的司母戊方鼎就是用泥塊合型鑄造的。古代用熔模法鑄造鼎、鐘、錢、鏡等也是用泥型,其造型方法是先造內型,填熔模、再造外型。
通俗來說,泥型鑄造,就是通過泥芯組成件的型腔,把鐵水融化澆入型腔。
這是一種古老而沿用至今的方法,余棠前世,還有更為常見的,殼型鑄造——熔模制造。
當然,以他那里的現代技術,弄一個齒輪,放在專門的機器上,三下五除二完工。
百里棠過去拍了下他的這位將官的肩膀:“行,朕把這事交予爾等。”
年輕將官宏聲答:“末將必將不辱圣命!”
他為何主動請纓,主要是他見到了百里棠畫作,嘆為觀止。雖尚不得知陛下這是何用,但他認準了此物定是不凡。
待幾人離去之后,百里棠繼續畫其它的東西。
不知何時,楊公公親自端著午膳過來:“陛下,是時候用膳……”
“放下吧,你且去休息。”這位老公公從昨兒晌午至今,未曾合眼,倒也敬業。只不過,百里棠的直覺告訴他,這位老公公,有事情瞞著他。
“老奴不累……”
“你是想挨板子嗎?”
楊公公:“……”
另一邊,梁秋語沒有跟回來,她跟著四公回了梁家莊。她到哪,都遭到鄉民們指指點點,梁父梁母趕忙將她帶回家中。
“語兒呀,你怎可跟著那昏君胡鬧咧?這大熱的天,哪來的大雨?更莫要說,大風雨天。未到六月,斷不會有那災害天。”秋語爹搖頭嘆說。
“可……四公他也說了……阿爹您看,四公都讓他家人,去收水稻咧。”
沒一會兒,鑼聲響起來了。是梁家莊的里正,正挨家挨戶,喊人去割稻。
里正:依照唐代的村里的組織,以四戶為鄰,五鄰為保,百戶為里,五里為鄉,每里置里正一人。宋初以里正與戶長、鄉書手共同督稅。
景朝便設有里正,及鄉書。
梁二虎一家匆忙趕過來,他們拿不定主意。
“如今,語兒身份特殊,若是我們帶頭抗旨,后果怕是更加嚴重。”秋語爹的意思,遵旨唄,還能怎么著?
盡管鄉民們怨聲四起,百般不愿,還是在四公之后,跟著去收稻了。
他們也怕萬一,真有大風大雨!
屆時,莫要說,損失三分有一……
梁家莊,一位與梁秋語同齡,但平日里不對付的女子,路過梁秋語家的稻田時,怪里怪氣道:“喲,飛上枝頭,還不是得干這種粗賤活?既然已不是同路人,可別再來禍害我們阿海哥。別害的整個西云縣人,跟著某些天譴之人遭罪。”
此女膽大如此,不怕被殺頭?
梁二虎家的田緊挨著梁秋語家,聞言,譏笑她:“這嘴巴,可是比這稻田里的死田鼠,還爛還臭呢!”
“你罵誰?”
“俺罵聒噪死田鼠呢!!與你何干?還是俺罵到你家親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