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向主任都淪落到做副手了?
向建華道:“張谷,你說怎么辦吧,我全力配合你。”
聽到這句,姚裕森等人更是心里復雜,能讓向建華配合,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們更好奇的看向張谷,到底張谷要做什么術式?
“給我5-0可吸收縫線。”
向建華遞來。
張谷采用雙線頭,從吻合口的左側開始,連續縫合后壁,膽邊距兩毫米,腸管邊距三毫米,針距三毫米,始終保持空腸和膽管斷端有五到十厘米的操作空間距離。
“向主任,幫我用神經勾,收緊縫線。”
向建華照做,眼里一直盯著張谷的動作。
他要看看,張谷的這種降落傘式連續縫合,和普通的連續縫合,差別到底在哪里。
只見張谷用右側針線縫合前壁,至兩線匯合打結,一層一層,仿佛降落傘似地。
看到這,向建華看出點端倪來了。
普通連續縫合,是在左右兩側各縫一針打結,然后從左至右連續全層縫合。
而張谷這種降落傘式連續縫合,特點是不收緊縫線,前壁和后壁更加連續,整個過程中,一個結都不打。直到最后縫合完畢,才一并收緊縫線。
他一下就看出了這樣做的好處。
一是打結減少,就意味著下針減少,這就保證了減少手術創傷,以及減少術后膽漏的幾率。
二是不收緊縫線,就給縫合工作留下了足夠多的操作空間,讓整個操作不僅沒有更難,反而還簡化、更游刃有余了!讓術者能花更多的精力,去做更精準的操作。
這幾乎是帶來了一連串的反應,有了精準操作和操作空間,術后也能不放置T管,不用擔心膽汁外流的問題。
向建華看的,心中感嘆萬分。
“這種縫合,從源頭上思路一轉變,沒想到后面的每一步,都能受益,變得更輕松,更簡便,還對患者更有利。”
這么棒的縫合方式,之前怎么就沒人早點想出來呢?
在手術臺下的姚裕森和手術團隊,也是看的眼睛都直了。
這種明顯更優秀的縫合吻合思路,看著也不難啊!
怎么咱就沒人能想到呢?
這時,張谷縫完最后一針,收緊縫線,做了結尾。
等下了手術臺。
張谷道:“我用時多長?”
姚裕森一看旁邊的表,心里一驚:“才用了11分鐘!”
張谷笑道:“對,普通連續縫合平均用時16分鐘,間斷縫合的時間更長。而這種降落傘式連續縫合,用時應該平均在10分鐘左右,我這也是第一次不熟練,耽誤了些時間。”
眾人深吸了口氣,心中震驚。
用時短,這太重要了!
在手術臺上,用更短的時間做完手術,就意味著患者創面暴露減少,安全性更大。
光憑提高手術效率,簡化手術操作這一點,張谷的這種新的縫合吻合方式,就值得肯定!
張谷繼續道:“這種縫合方式的最大特點,還在于能將張力,均勻柔和的分散開,尤其是膽管壁水腫、質地脆弱的患者,我們平時處理起來非常麻煩。而用這種縫合吻合方式,就能輕松應對。”
姚裕森、旁邊站著的手術團隊都是頗以為然,心里十分認同。
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最怕遇到的一種病患。就是膽管質地脆弱的。
經常縫著縫著,可能因為多打了一個結,縫線一不小心收的太緊,就造成了膽管損傷,甚至破裂損壞,造成術中意外和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