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邈大帝垂眸思考片刻。
“大將軍所言極是,平定科治罕之事,全權由你負責好了。要人給人,要物給物,全國之兵力,均由大將軍調配。”他授權周天逸平叛權力。
周天逸起身,拱手領命。
“臣周天逸遵命。”他看著焦慮不安的凌邈,“臣有一事,奏請大帝準許。”
“何事請講。”
“此番平叛,臣愿率兵親征。請陛下授權,討逆軍中不設督軍。”
祖鴻達猛然抬眼,直視周天逸。
“大將軍的意思是,您此番領兵出征,無需朝廷插手嗎?”他干咳兩聲,問得很直接。
“是的,平叛之事,一切由我做主。”周天逸毫不猶豫說:“各個層次的督軍,奏請陛下撤出。”
祖鴻達愕然瞪大眼睛,深感憂慮。
督軍制度乃是祖宗之法,每一支軍隊都有皇帝親自委任的督軍,作為對軍隊指揮官的制衡。
督軍制度在玄盛帝**隊存在上千年了,怎么可以說撤就撤?
周天逸率大軍出征,如果取消了督軍,大帝如何掌握軍隊的情況?
“大將軍,其實督軍能給你幫不少忙,也能讓大帝及時了解戰況,作出正確的決策。”祖鴻達擔心沒有督軍的軍隊,會成為不受約束的猛獸。
周天逸自然明了祖鴻達的擔憂。
“此番出征,情況極為特殊。科治罕并非一般敵人。”他耐心解釋,“敵我雙方知根知底,兩軍內部,人事關系錯綜復雜,雙方各有線人,埋在對方軍中刺探情報,加之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我需要獨立作出決策。”
祖鴻達面帶微笑,固執說道:“督軍并不是決策者,他只是大帝和指揮官之間的橋梁,督軍制度存在了上千年,我看還是利大于弊呀。”
周天逸察覺到,在他和祖鴻達爭執的時候,凌邈大帝只是靜聽,并不插話。
大帝似乎有意要聽一下雙方的理由,也許他更傾向于祖鴻達的意見。
把全國的兵力,交給沒有督軍監察的大將軍指揮,這種風險讓任何帝王,都會感到疑慮不安。
“我說過了,這次行動極為特殊。”周天逸感覺自己的耐心,在一點一點消失,“為了讓行動密不透風,我想把督軍這個中間環節拿掉,有緊急情況,我會直接和大帝聯系,沒有必要用督軍做橋梁。”
按照近衛軍軍規,每個層次的軍隊指揮官身邊,都有一個督軍存在。
這些督軍并非行伍出身,由內侍總管哈德勒挑選的太監充任。
這些督軍認為自己是大帝的欽差大臣,進駐軍隊后,常常耀武揚威,以勢欺人,以此盤剝各級軍官,搞得軍隊烏煙瘴氣。
現在戰爭臨近,周天逸絕不容許這幫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督軍,留在前線軍隊滋事。
更何況,他已經查明,這些督軍中,有不少人暗中與科治罕勾結。
凌邈大帝靜聽大將軍和宰相爭論,好像并不急于表態,因為雙方所說,都有一定道理。
大敵當前,凌邈大帝再也無法和稀泥,他必須要有一個明確決斷。
在史無前例的行動中,如果取消督軍,大將軍手握重兵,一意孤行怎么辦?
如果繼續保留督軍,萬一因為督軍貽誤戰機,導致科治罕攻克平安城,玄盛帝國的江山,豈不是要終結嗎?
凌邈大帝知道自己現在拍板的決策,事關玄盛帝國的存續。
他一動不動凝視眼前兩位重臣,大腦飛速運轉,以便從兩難選擇中擺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