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組隊后,別無大事商議。
韓孟海和韓孟瑤退出議事閣,飛出飄渺峰,二人飛往山門爹娘生前的故居。
自從韓孟海到坐望峰修煉后,他已好幾年沒有回故居。
故居坐落在無稽山門五大峰旁邊的小靈山。
小靈山分散一片片的靈田,正值春色盎然。
韓孟海爹生前是家族的植靈夫兼釀酒師。
他大半輩子都在小靈山勞作。
自韓孟海有記憶以來,他娘就體弱多病,不能做重活,她主要是負責在小靈山養桑靈蠶,并與幾個韓家繡娘,一同負責家族的紡紗,以靈力織就靈布,供給韓家作靈裳、靈靴。
爹娘先后去世,韓孟海那時候還未滿十歲,韓孟瑤也只有十六歲。
時光如流水。
回到故居。
韓孟海一時有點淚目,總覺得兒時的記憶就在眼前。
一桌一柜一椅都承載自己的童年樂趣。
韓孟瑤以凈屋符,拂去故居房屋塵土,蛛絲,頗有感嘆道:“這么多年了,故居還是老樣子。”
看到滿地狼藉碎物,韓孟海提議道:“姐,要不咱們收拾一下家里吧。”
韓孟瑤點點頭,道:“也好。”
兩姐弟在故居收拾起來。
在臥房中,韓孟海看到柜臺上端放一盆玉瓊金盞花。
這盆花娘生前視若珍寶,據說是爹送給娘的定情信物,娘每月都要修剪一番,防止旁逸斜出。
以至于爹娘去世后,韓孟海和韓孟瑤都沒有輕易動這盆盆栽,讓它在故居一直陪伴爹娘。
由于盆栽雖然依舊長青,可是底座沾染太多灰塵,一時除不干凈,韓孟海索性抱起盆栽,由韓孟瑤親自擦拭。
兩姐弟正在擦拭盆栽。
忽然玉瓊金盞花枝葉搖動,閃爍一道浮光虛影,女子身影逐漸變得清晰起來,面容正是娘的生前樣子。
時隔多年,韓孟海一時淚眼模糊,有點哽咽:“娘——”
“是娘——”韓孟瑤也眼眶泛紅,幾乎要淚灑。
兩人同時跪地磕頭。
“孟海,孟瑤,這只是娘遺留下的虛影。當你們再觸碰這盆花,想必娘已經去了,你們不要太過傷心。雖然娘不在世,但是娘一直都在你們身邊。
我知道,你們不會聽我勸阻,肯定會走上修仙這條路。
可是仙途艱難,充滿太多未可知,你爹已去,娘也將不久于人世,不可能再在你們身邊,照顧不了你們。
你們要萬分小心。
也罷了。
這花盆土中,埋藏了娘生前省吃儉用攢下的兩件中品法器,還有兩個纏著娘發絲的香囊。
法鐲就留給孟瑤,木簪就留給孟海,至于發絲香囊,你們一人一個,佩戴于胸前,可救你們于危難。
玉瓊金盞花,你們就種在我與你爹墓前。
孟瑤,你是姐姐,記得照顧弟弟——”
言畢,女子浮光虛影逐漸彌散,最后完全消失不見。
韓孟瑤眼中閃爍淚光,道:“娘,我會好好照顧弟弟的,你放心吧。”
“居然是娘留下的虛影。花盆中還有娘的遺物。”韓孟海擦了一把淚,小心扒開土,果然再花盆底部找到一個儲物袋。
袋中裝著一金雷鐲、一青木簪,都是中品法器。
還附帶兩張紙,分別記載這兩件法器的使用咒語和方法。
韓孟海和韓孟瑤熟讀紙中記載厚,各自收起再生青木簪、五雷金剛鐲,又各自于胸前佩戴發絲香囊,然后同時朝花盆磕了三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