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里那幫臭小子,煮了十幾年的雞蛋面,和這位少女一比,簡直都煮到鬼身上去了!人比人氣死人啊!
常昊抬頭忍住笑對常歌道:“別小氣,給方丈來一碗。”
一碗雞蛋面端到方丈面前,方丈定睛一看,野菜蔥花倒是份量很足,唯獨少了少主碗里那只兩面金黃的煎蛋。
常歌雙手環胸,“雞蛋我只拿了一個,只有我哥能吃。”
老方丈揀起筷子苦笑一聲,心想這輩子能吃到人皇女兒親手煮的面條已經是三生有幸了,是自己太不知足了。
兩只海碗很快被一掃而空,老方丈也不再逗留,變戲法般從懷中拿出一本明顯有些年頭的古籍遞了過去。常昊連忙接過,發現古籍紙張因為年代久遠的原因,已經有脆化的趨勢,如果用力翻動,很可能會讓整本古籍變成一捧飛灰。
古籍封面公正書有“清靜經”三字。
“神龍老前輩雖然修為高深,但少主修為尚淺,神龍老前輩生為龍族,對人族修行伊始的初級功法說實話并無太多涉獵。雖然老前輩可以出手直接提升你們的修為,但那樣做無異于揠苗助長,對今后的修行有害無益。修行不只看靈力強度和境界高低,更看體悟。所以老道大膽推測老前輩之所以讓你們前來青云山,為的就是尋找適合你們修行的心法。”
老方丈和藹道:“這本《清靜經》是練氣境和筑基境中都可算是鼎鼎有名的心法。我觀兩位少主體內的靈力飽滿、氣血旺盛、周天運轉順暢,唯獨缺少一門上好的心法來調解心境。只要心境與靈力齊頭并進,筑基境便近在咫尺了。”
老方丈到底是位有慧根之人,很快將常老爺子的想法琢磨的八九不離十。同時他也在心底不住感嘆,人皇血脈不愧是這片九州大地上最尊貴的血脈,委實令人艷羨。
要知道如今道教中香火最為鼎盛的武當山龍虎山,那些壽命過百的老真人和老天師也才只是筑基境中后期的修為。而如今不過兩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就已經把半只腳擱在了筑基境的門檻上,讓他如何不感嘆長江后浪推前浪?
時代變了。
老人行至下山小徑,對常昊說:“少主,老朽知道你此番來青云山不會久留,甚至是我們腳下的這片大地也沒法把你留的太久。雖然青云已不復五千年前的輝煌,但請少主不要忘記,在星空遠方,還有無數青云中人在默默等待著你。”
“這漫山遍野的呼喚,少主,您聽到了嗎?”
老人閉上雙眼,把手放在耳邊。
常昊深吸一口氣,將自己置身在風中,思緒漸遠。
神識的映射中,仿佛有道肩膀寬厚的黑色人影站在青云山大殿前,遙遙對著他驀然回首,那一瞬時間仿佛定格。
“嗯。”他淡淡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