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推開門,一股子蒸騰的熱氣混合著濃烈的酒氣就沖到了肖淺的鼻子上,讓他好懸摔了一個跟頭。
可憐的,他才六歲啊,怎么能抵抗酒精的強大?
家里來客人了,怪不得老媽沒有叫他回家吃飯。
應付客人更加重要。
一個胖子轉過頭來,看著渾身冰雪的肖淺,扯著嗓子就高興地叫了起來。
“哎喲,老弟回來啦,嘎哈去了?”
看到此人,肖淺乖巧地叫了一聲三哥。
這是他二姨家的孩子,行三,所以他要叫三哥。
實際上,這個三哥的年齡比肖淺的老爸小不了多少。
之所以會這樣,就不能不說一說老媽的家族了。
肖淺的外婆家,在艾米蘭這一輩,一共是姐妹六人,另外還有一個最小的舅舅。艾米蘭則是六姐妹當中最小的一個,按照東北話來說,就是老疙瘩。
這就造成了,大姨家的孩子比艾米蘭還大的殘酷事實。
很扯的是,很多家族的后輩都已經結婚了,但是見到肖淺這個小屁孩,還得老老實實地叫舅舅。
更扯的是,肖淺爺爺家這邊,他的父親肖國吉兄弟也是七個,還有一個最大的姑姑……
等等,老爸叫肖國吉,老媽叫艾米蘭,這……
所以雖然輩份上,這是肖淺的三哥,但是卻在酒桌上和肖國吉推杯換盞,喝的不亦樂乎。
農村人家沒有那么多的規矩,肖淺回來之后,草草地洗了手后,也上了飯桌。
他需要坐在炕上,才能吃到桌子上的飯菜。
不過九十年代的桌子上,即使來了客人,也別指望有啥好吃的。
一盤炒花生米,一盤炒干豆腐,一盤大蔥炒雞蛋,一大盆燉酸菜,已經足夠奢侈了。
吃慣了后世的大魚大肉,這樣的食物并不足以讓肖淺太過于急切,所以他慢條斯理吃東西的樣子,得到了飯桌上幾個長輩的一致夸贊。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沒見到這么懂禮貌的小孩。
肖淺慢慢地吃著,心思著重放在了大人們的談話上。
三哥頂風冒雪地跑到家里來,顯然不止是蹭吃蹭喝那么簡單,雖然這個三哥好吃好喝。
“老姨夫,我跟你說,現在哈城那邊,土豆都已經賣瘋了。到處都是收的,然后往南方一運,老值錢了。咱這兒的土豆子,南方根本沒有。咱們也不用自己壓貨,就倒騰到哈城,往別人手里一賣,錢就掙著了。”
飯桌上,只有三哥一個人喝迷瞪的嗓門在唾沫橫飛,其他人則笑瞇瞇地聽著。其中好幾個人的眼神都晶亮晶亮的,顯然是被說動了。
在這個年代,能賺錢的事誰不喜歡呢?
肖國吉主動給三哥倒了一杯酒,農村土作坊釀的高粱酒,五十三度的。
都說東北人喝酒厲害,其實大部分都是裝的多。而且喝多了人品不咋滴,架不住好喝。
“李三啊,這事你有把握不?這可不是小事啊。那么多的土豆子,咱們要干的話,得壓上不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