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炮彈飛行的速度那么快,目前沒有任何的工具能夠追得上。在拍攝的時候,我們是在火炮的炮口下方和著彈點架設了高速攝像機,來捕捉炮彈出膛以及炮彈命中目標的瞬時畫面。至于中間的飛行部分,則是采用了計算機技術進行的飛行模擬,然后又用動畫技術制作出了和真實的炮彈一模一樣的數字模型,再嫁接到影片里,就是我們看到的畫面了。”
“哦……”
大家恍然大悟,但仍然覺得神乎其神。
要是再過二十年,這樣的特效隨便那個動畫工作室都能做。但是在這個年達,絕對是蝎子拉屎————毒(獨)一份。
“這個技術是美國的特效團隊做的嗎?你們是怎么找到這個特效團隊的?”
肖淺開始白話(huo)。
“確切地說,是新西蘭的特效工作室。也是趕巧,我在洛杉磯拜訪故人的時候,結果正好碰到了。對方正在尋求投資,我覺得他們比較有發展前景吧,所以就進行了注資。嚴格意義上算起來,這應該是我們中國自己的特效工作室,只是在里面工作的是外國人。”
聽說他連外國的特效工作室都投資了,大家都驚為天人。
來到這里的,都是《中國文藝》的忠實觀眾,也在節目里看到過數不清的文藝界大能。
然而那些人講出來的東西,和肖淺所說的完全不同。
很多大能講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回憶式的。
曾經怎么怎么樣,當年怎么怎么樣。雖然足以令人緬懷,但也是觀眾們大多經歷過的歲月。
除了共感之外,并無新奇之處。
但肖淺所講的電影特效和計算機模擬技術,對于這個時代的普通中國人來說,就太過于科幻了。
偏偏剛才通過技術制作的電影畫面,大家已經看見了。
那效果,完全出乎意料的震撼,看的人熱血沸騰。
不少人都捫心自問,如果電影院里上映的都是這種電影,即使票價貴點也要去看啊。
本來聽說電影用到的特效是外國人做的,大家還有所遺憾,但是聽肖淺說他已經進行投資,把特效工作室變成了中國的資產,大家又重新高興起來。
那種感覺,就好像前世聽說華為在國外的銷量屢創新高一樣。
明明和屁民沒什么關系,但因為是中國自己的企業,就是讓人高興。
和普通人不同,李紅看的更加深遠。
“肖總,您是更看好電影特效的未來嗎?這是在為您將來的電影產業進行布局嗎?”
肖淺決定對電影特效進行一個科普。
“我想大家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說到電影特效,就以為是很高端、很前衛的東西。實際上,電影特效技術一直伴隨著電影的誕生和發展。電影特效,指的是在電影拍攝中所運用的技術,包括最簡單的鏡頭色彩、鏡頭語言、分鏡頭等等,其實都屬于電影特效。哪怕是很多年前的電影,比如《地道戰》、《地雷戰》這樣的影片,其中也是運用到了特效技術的。只不過因為時代不同,特效技術一直在發展而已。沒有技術支持的電影,是講不好故事的。我的看法是,未來在電影界,特效所能起到的作用,甚至要超過導演、演員、編劇等這些最基本的要素構成。”
他怕大家不明白,又做了一個比喻。
“比如我們想要在電影中呈現出一條龍來,導演和編劇可以給這條龍賦予各種定位。憤怒的、善良的、神通廣大的、詼諧搞笑的等等,這是可以通過故事來告訴給大家的。但究竟這條龍是什么樣的,就需要特效來制作并且呈現給大家。如果特效做不出來,那么大家也就看不到龍了,不是嗎?”
“嘩嘩嘩……”
臺下掌聲如潮,不少人看向少年的目光無比復雜。
年輕人厲害不意外,但能夠運用最樸素的語言解釋清大家都不懂的領域,足以彰顯出年輕人的不凡來。
聯想到剛才看到的電影花絮,不少人都心生感慨。
肖淺第一次坐在鏡頭前全面地闡述自己的理念,效果無比的好,一下子就走入了大眾的心田。
現在,有更多的人知道了,中國娛樂文化行業當中,有這么一個眼光和理念超前的領路人,在帶著中國的電影行業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中國的電影行業擁有這樣的年輕人,是何其幸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