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糧食產量的逐步提升,而且國家為了維護市場穩定,所以糧價始終處于一個低水準。
糧食的價格低,必然會導致農民的收入不足。
很多農民辛苦一年,能夠賺到的部分,就只有國家補貼的那些錢而已。
肖淺覺得,東北的農業其實是大有可為的。
當然,要找對適合的路。
“二哥,你去過華西村考察吧?”
果然,肖平一臉的向往。
“當然去了,那里發展的真好,家家戶戶的收入都是東北農村的十幾倍、幾十倍。我就想著,等到養殖業發展到了一定規模之后,也學習華西村的模式,走村辦企業的路子,帶動家鄉富裕起來。”
這屬于肖平的野望。
這次環球考察,他走了很多地方,見識了許多未曾見過的東西,也有了一個偉大的志向。
肖淺卻無情地戳破了他的美夢。
“不是我打擊你,如果你想要在東北復刻華西村的模式,注定會失敗。”
肖平急了。
“為什么?”
肖淺當然不是胡扯。
“華西村能夠發展起來,有什么便利條件?只因為這里地處江浙滬,在這里搞企業,可以輕易地得到上下游諸多產業鏈的支持,能夠極大地降低成本。你要在東北搞村辦企業,搞工業加工,我問你,你原材料怎么弄來?你造出來的產品怎么運出去?遙遠的路途加上不夠便利的交通,你的產品在市場上能有什么競爭力?”
肖平徹底服氣了。
“難道咱們老家就不能發展起來嗎?”
肖淺神秘地笑了。
“當然能發展起來。前提是,要找對合適的路子。”
他要過紙筆,一邊寫一邊給肖平指點。
“咱們東北,在什么方面有優勢呢?一個是重工業,一個是農業。重工業咱們不談,這也不是我們能搞的。而且重工業的前景和投入,我們承受不起。但是在農業領域,卻大有可為。”
肖平不信。
“這能有啥作為?糧又不值錢。”
肖淺怒了。
“大米、小麥、土豆、玉米是不值錢,可如果將這些農產品加工之后,變成商業食品呢?方便面你吃過吧?價格如何?薯片你吃過吧?又如何?這些東西憑什么別人能做,我們為什么不能做?你覺得東北每年出產的那么多糧食,除了國家存儲糧收購之外,其余的都去了哪里?都是被人家便宜買走,轉化為了我說的這些商品,回頭又賣給了咱們。”
東北的糧食產量有多大?
就以黑省為例,每年的糧食產量,可以供應三個直轄市和海陸空三軍一年的消耗,然后還有富裕。
可這么強大的農業產出,卻沒有更多的盈利,只是作為農業產業鏈的低端被人剝削。
“我給你的意見就是,要做就做農業高附加值產品。以老家的農業優勢為依托,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附加產品工業。做的好了,我們可以壟斷市場。”
肖平覺得自己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我們在老家當地建立食品加工廠,就地收購農產品,這樣遠比其他的同行更有優勢,對嗎?”
肖淺滿頭黑線。
“能夠做食品精加工的農作物,都有著嚴格的品質和品種要求。你只做農產品收購,怎么保證收購到足夠合適的產品?”
肖平似懂非懂,十分的緊張。
“那你的意思是……”
“我們自己做農業產業園啊,按照我們的需求來做農產品的種植和培育,無論從成本上還是從效率上,都是其他企業根本比不了的。”
肖平覺得他不切實際。
“可是我們的手中沒有土地啊。”
肖淺痛苦極了,不停地拍打著腦門。
“虧你還去華西村考察過,還想著要幫助老家富裕起來。我們可以邀請當地的農民以土地入股,享受股份分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