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這條甬江也該改改名字,叫銀江才對!”
一個瘦高個的漢子扯著嗓子道:“喏,看看那車隊,不知道裝了多少好東西!”
一行人沒有進鎮海縣,徑直沿著江岸往侯濤山方向走去,卻不知屁股后面跟上了尾巴。
前面的碼頭上人頭涌動,大大小小的船只有序的停靠在岸邊。
有烏蓬小船在江面上來回穿梭,船上有人不時舉起旗幟高聲指揮,載貨的船只緩緩向碼頭方向靠攏,空船從另一個方向駛離。
碼頭往內的雖然熱鬧,呵斥聲,叫嚷聲,還有牛馬嘶鳴聲不絕于耳,但井然有序。
馬鞭在空中揮舞,炸出個聲花,滿載貨物的馬車緩緩向著侯濤山方向駛去。
路邊的瘦高個瞄了眼馬車,低聲道:“都是瓷器。”
“也不怕磕著碰著了。”粗壯漢子撇嘴罵道:“全都碎成渣才好!”
“也不看看路面!”一直沒說話的中年漢子哼了聲,“全用如此碎石鋪路,不知道耗了多少人工,不說平整,下雨都不會翻漿。”
“真是大手筆。”瘦高個嘖嘖了兩聲,胳膊肘撞了撞一旁的年輕人,“小樣,你不是鎮海縣人嘛,以前這兒沒這么熱鬧吧?”
那小楊看上去不到二十,還沒蓄須,迷茫的左顧右盼,突然伸手指了指不遠處的一排建筑物,“那是什么……”
“原本那是歇腳的。”一旁的路人熱心指點道:“后來大伙兒都懶得去鎮海縣了,下了船就在那兒看貨,方便的緊,縣衙放消息出來,說還要建好幾排呢。”
另有路人不屑道:“那是錢砍頭折騰出來的,現在是不收銀子……以后就難說了!”
“就是,聽說慈溪趙家,鄞縣張家,都要把鋪子設在那!”
“不收銀子?怎么可能!”
“錢砍頭石頭都要榨出油來,庫房存放都要收銀子,鋪子怎么可能不收?!”
“哎,總是好事……再說了,修碼頭不要銀子?”
“就是,這條路不要銀子?”
“還有山頂那……還沒完工呢!”
路人越說越來勁,中年人笑著往外走,瞄了眼隱隱可見的山頂,“那就是威遠城了?”
小楊跟在后面,看著山腳處整整齊齊的屋子,都已經分出三條街了,再看看通暢的石子路,熱鬧的碼頭,甬江上往來不息的船隊,不禁大發感慨。
“不過一年未歸鄉梓,不意飛來一城!”
一直跟在后面的彭峰急了,“一定是倭寇……前些日子來鬧過兩次!”
“倭寇來這兒鬧什么?”賀七詫異道。
“客商云集,庫房那么多貨呢,倭寇這不想著來搶一把嘛。”彭峰從兜里掏出哨子就要吹,附近執勤的都是戚繼美麾下。
“別吹,再看看!”賀七一把搶過哨子,笑道:“放心,不是倭寇,舊相識。”
“舊相識?”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