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淵來到這個時代,在篤定開海禁之后,最先考慮的是軍械方面的引入,最典型的就是鳥銃。
雖然戚繼光改進的虎蹲炮很好用,但以威力而言就差的多了,錢淵輾轉購買的幾尊鐵炮、銅炮主要設置在浙江水師和威遠城,讓汪直“聘請”來的幾名西洋工匠還在括蒼山中忙碌。
燧發槍的細節錢淵不太清楚,但大致原理還是知道的,如今括蒼山中的作坊研發出了初步的轉輪打火槍,但打火成功率還比較低,沒有太多的使用價值。
事實上,歷史上的燧發槍成熟大致要等到16世紀八十年代,但如今轉輪打火槍在西方已經開始裝備軍隊了。
錢淵坐在書房里揉著眉心,自己所望,和同僚所想,上官所想,甚至和陛下所想……看似殊途同歸,但實則有著本質的差別。
或者自己捧起一個東南如同汪直一樣的巨頭,來間接的把控這一切。
譚七指還是錢鴻?
錢淵突然笑著搖搖頭,先不去想那么遠的事,就目前而言,要解決東南事,特別是軍中將領調任……楊博是繞不開的,高拱在這方面主要依靠的就是前兵部尚書楊博。
只是這份禮不知道夠不夠打動他……錢淵咂咂嘴,這也是個老狐貍,估計看得出來,去年自己刻意留下的漏洞。
當錢淵這封信送到楊博手中的時候,回京述職的王崇古、來拜見兩位舅父大人的張四維都在場。
楊博拆開信看了幾眼,順手遞給了王崇古,對張四維笑道:“那位雖晚了你一科,但說不定能搶在你之前。”
“兼任太常寺少卿,說不準哪天就能入六部為侍郎了。”張四維倒是沒什么異樣神情,只笑道:“不過說到入閣前后,那要看陛下何時加錢龍泉翰林職。”
呃,錢淵倒是私下向高拱許諾過不回翰林,但如果隆慶帝施恩,高拱也說不出話來……事實上,高拱也心里清楚,如果隆慶帝要以隨園制衡自己,多年之后的錢淵很可能會兼個翰林學士。
夏言、張璁都不是翰林出身,但也都在任尚書的時候被嘉靖帝加翰林學士……這才順理成章的入閣為大學士。
頓了頓,張四維突然苦笑道:“不論錢龍泉,張叔大必然在我之前。”
楊博微微點頭,“非你之過……只能說有得必有失。”
嚴嵩、徐階前幾年斗得那么慘烈,楊博丁憂守孝被起復兵部尚書兼鎮守宣府,但始終不肯回京,就是怕被卷入政爭。
在這種局勢下,張四維進入裕王府,并成為高拱的絕對心腹,也直接促使高拱和楊博成為盟友。
對高拱來說,楊博是天然的盟友,雖然名氣大,但畢竟是三甲同進士出身,又不像李默、錢淵多少還以庶吉士的身份在翰林院待過……如果是嘉靖朝還不一定,但在隆慶一朝,絕對沒有入閣的可能。
對楊博來說,入閣是虛無縹緲的,能坐穩這個吏部尚書已經心滿意足,而高拱也顯然有意提拔張四維……這位走的是純正的儲相之路。
但誰能想得到,突然殺出了個張居正,而且還是和徐階徹底決裂的張居正。
而張居正資歷比張四維深的多,又因為和徐階決裂只能依附高拱,很可能會被高拱首先推薦入閣。
同為高拱的心腹,張四維入閣的時間自然要往后推,說不定還在錢淵之后……因為前面還有如陳以勤、殷士儋、林燫這樣的潛邸舊臣。
那邊王崇古已經看完信了,笑道:“早在嘉靖三十二年就聽聞錢龍泉之名,嘉靖三十四年在太平府相識,嘖嘖,不過六七年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