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隨園,一直在外地任知縣的周詩不知道熬到什么時候才能回京,沒有隨園,冼烔能在科道言官中打出如今的名聲?
更別說,如果沒有隨園,潘晟、高儀、黃懋官這些資歷深的老翰林或六部侍郎級別的高官何必貼上來呢?
一般來了隨園,都是用了晚飯才回家,眾人就在大廳里聚眾飲酒,聊起東南諸事,說起好運氣的張孟男,嘆息唐荊川的逝世……而錢淵一邊談笑風生,一邊在心里琢磨。
隨園黨?
東林黨在后世的名聲可不好聽,很多鍵盤黨都信誓旦旦,明實亡于東林。
這一世,不會換算成,明實亡于隨園吧?
將酒足飯飽的眾人送走,又將林烴打發去后院拜會岳母,小妹嫁入林家也有兩個年頭了,譚氏老惦記著女兒還沒身孕,錢淵這才和孫鑨、徐渭坐下來,那邊得了消息的錢錚也踱步過來。
雖然諸大綬被公認是隨園最有可能入閣的人選,陳有年、楊銓、吳兌被譽為有實干之才,但在座的這四個人才是隨園的中堅。
呃,可能其中有個是充數的……要不是怕侄兒鬧出什么大事,錢錚都想致仕了,每次密談,自己或多或少總有些話聽不懂。
“這一步有點險。”孫鑨搖頭道:“如若王子民執意前行,東南只怕要亂。”
“展才早就看準了的。”徐渭懶洋洋的說:“王子民此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
“絕非如此。”錢淵嗤笑道:“王子民不肯前行,那是他看得懂……”
“什么?”錢錚不解問:“若王子民執意掌通商事,就算稅銀銳減……畢竟朝中華亭猶在。”
嗯,錢錚又聽不懂了。
徐渭咳嗽兩聲和孫鑨對視一眼,都沒吭聲,如果王本固不肯退步,那就要賭一賭……賭錢淵會不會在東南掀起一場亂事。
王本固這時候退卻還好說,如果不肯退,如果東南紛亂,鬧出亂子……王本固搞得不好都得埋骨浙東。
說起來錢淵的名聲實在不太好聽……睚眥必報啊,王本固真的不敢賭,這種事……正人君子是干不出來的,但王本固眼睛又不瞎,會覺得錢淵是正人君子?
錢淵打了個哈哈,笑著將話題扯開……開玩笑,王本固要是個色厲膽薄的貨色,歷史上就不會冒著那么大的風險執意砍了汪直。
“文和來信,王子民知曉利害關系,不會貿然行事,不如留下他?”孫鑨低聲道:“昨日,都察院御史魏時亮大發厥詞,斥責高新鄭攬權。”
斥責高拱攬權,自然指的是高拱內侄張孟男轉刑部郎中即將外放寧波知府,但這個魏時亮……錢淵轉頭看了眼叔父。
錢錚向來博聞廣記,對朝中官員、人脈知之甚詳,立即說:“魏時亮,嘉靖三十八年進士,入行人司,去年末轉入都察院。”
“華亭的人?”
徐渭冷笑道:“必定是華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