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歸先生?”
“你……你為什么要這樣,為什么要想不開啊?”
“來人!快來人啊!”
烏庭芳根本無法接受眼前的一切。
她在拼命的嘶吼,無力的哭泣著。
公主府的婢女們聞聲趕了過來,看到這一幕之后,也徹底的呆滯了。
她們將那位公主府的女先生從白綾之上救了下來之后,烏庭芳第一時間撲了上去,觸摸鼻息。
可是……
已經沒有呼吸了。
“你……們退下!”烏庭芳無力的喊道。
“公主,節哀啊!”
“公主,思歸先生她已經走了,你要保重身子啊。”
婢女們勸告著。
“退下!”烏庭芳紅著眼睛,嘶吼。
婢女們沒敢忤逆,她們也知道這位來公主府不過兩年時間的思歸先生和公主之間的情誼匪淺。
門被帶上。
烏庭芳就跪在思歸先生的身前,觸摸著那早就已經慘白冰涼、卻依然不減秀氣的臉孔。
盡管身上穿著的是北戎人特有的游牧服裝,裹得很嚴實,但依舊掩蓋不了脖頸處那數道觸目驚心的傷疤。
“先生,你……你為何就是想不開呢?”
“你不是說,總有一天大漢強國會再次振興,國朝將士會踏平雁門,會將那些被奴役的可憐人們接回家嗎?”
“先生,你一直教芳兒要堅強,獨立,無畏……可怎么到了你自己的身上,卻放棄了呢?”
“先生,你都等了那么久了,為什么就不能再多等下去呢?”
烏庭芳在無力的哭訴著。
思歸先生原名不叫思歸。
她姓何,有一個很動聽的名字,叫做何暮婉。
是在京都長安腳下長大的一位碧玉般的女子,十八歲那年認識了前來長安謀取功名的并州寒門書生,一見傾心,再見傾身。
從長安到并州,那是很長很長的一段路,但何暮婉義無反顧。
可她怎么也沒有想到。
在她義無反顧的嫁到并州之后的第二年,雁門出兵擄掠并州,她的夫君被抓走當了田奴,而她……則成了雁門郡城里頭的一位奴婢。
因為模樣好看,因為飽讀詩書。
雁門袁氏的宗親看中了何暮婉,將其納入宗府之中,成了袁氏嫡系后人的授學先生。
袁門后人多畜生。
那七年,是何暮婉最痛不欲生的七年。
直到第九年。
北戎兵變,袁世充神勇出世,在烏鱧臺看見年僅十五歲的北戎郡主烏庭芳傾城風華初長成。
袁世充擁立烏衍鵠為北戎新主,得知烏庭芳向往長安,便將何暮婉遣送給了公主府。
至此,才有了思歸先生。
何暮婉離開京都長安的那一年,先皇還在位,陳國賊野心未露,國朝十三州雖有異心,卻無異動。
那象征著大漢八百年極致風華與榮光的京都長安,依舊是千萬大漢子民心中唯一的朝圣之地!
這是一位在美好中長大,在罪惡中掙扎,在絕望中死去的長安女子。
她苦撐了十年。
沒有等來長安的禁軍。
沒有等到和夫君團圓的那日。
更沒有等到回歸長安看一眼父母是否安好的夙愿。
當三日前袁世充傳信北戎,說天時地利人和具在,是雁門袁氏問鼎中原之大業所望之際。
何暮婉,徹底的絕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