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國被連涼州,東臨益州。
只是和涼州之間,有一道天險山脈分隔,讓他們很難翻閱罷了。
異世九州國家之間的交流幾乎沒有,至少要在大漢天祿閣之中,很少能看見對外交流的記載!
邊關地帶,永遠是重兵把守!
雁門之北,有祖輩追隨太祖而出的袁門。
正西門戶,以外姓王為國柱,鎮守國門。
而南下的益州交州,自古就是漢室宗親藩王擁兵駐扎的重地!
再加上史志的斷層,總讓趙元開覺得有什么不對勁兒的地方存在,很奇怪……
話說回來。
趙元開當下的戰略首要,還不是向西外擴,而是收復漢水以南,和平定大漢遠東的青幽兩州!
至于蠻族,打完之后直接掠奪牛羊等資源,內壯涼州才是根本要務!
這時。
新設農部尚書徐玄安躬身踏出,道:
“陛下圣明。”
“臣認為,涼州大捷之后,首要任務就是休養生息!”
“臣的故鄉就在中州和涼州交接的地方,自出生以來就目睹著連連征戰禍亂讓涼州百姓受苦不堪,為了抵御蠻族,很多涼州百姓一直都在流亡,農事荒廢,而戶中男丁又全部支援邊關!”
徐玄安的話倒是深得趙元開的同意。
他點了點頭,將目光落在了張居正的身上,淡笑問道:
“張居正,跟朕說說,你是什么看法?”
朝堂之上,張居正身為群臣之首,卻向來都是那個話最少的人。
他聽命之后,躬身而出,一開口就讓趙元開眼睛一亮。
“陛下,臣深知涼州大捷指日可待,所以這幾日一直都在思考涼州的戰后重建問題!”
“臣翻了很多的史料,期間更是傳喚了數位涼州為官的要員,在全面總結之后,臣發現了涼州以下幾點問題!”
張居正說到這兒,趙元開頓時欣然一嘆。
這等覺悟和效率,不愧是千古能臣名相張居正啊!
“好!說來給朕聽聽!”趙元開喝道。
“老臣遵命。”
張居正又是躬身一拜,繼而道:
“首先,蠻族禍漢已久,涼州深受其患,如徐尚書所言,青壯庶民全部支援邊關,戰死無數,這是人口的斷層。”
“其次,為了躲避戰亂,很多庶民流離不定,農事荒廢嚴重。”
“但休養生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眼下涼州子民最需要的還是國朝的賑濟,不過這賑濟的糧食不用國倉出,而是直接去關外收割!”
“解決了當務之急之后,就是農部登臺唱戲的時候,依照水土耕種糧食,同時升級農具!”
“鎮西王坐鎮涼州這些年,有一點做的非常好,那就是他從來不收十五歲以下的孩童參軍,所以涼州的新生群體尚在!”
“眼下的涼州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萬民忠擁漢室,吏治清廉通達,只要國策下達,他們就能高效響應!”
說這兒,張居正深吸了一口氣,誠然嘆道:
“陛下,其實涼州根本不需要國朝多大的援助,只要大漢能給他們一個安穩,加以國策引導,涼州百姓就會十倍百倍的奉還與國朝的!”
這話一出,群臣喟嘆啊。
就連趙元開本人,也深深觸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