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發展規律可以借鑒,但不能照搬。
越是深入全面的了解這九州大漢之后,趙元開就越發的發現,這異世九州跟華夏地球的區別越來越大!
農部設立之后,徐玄安依照趙元開的指示將大漢各州的土地種植情況作了一個全面的初步調查!
這其中有一點,讓趙元開極為吃驚!
冷兵器的農耕時代糧食產量低的根本原因一般有兩個,要么糧食種類不行,要么的土地肥力不行。
一開始趙元開就是這么代入到了當下的。
但真正調查之后,看了農部呈送上來的奏章,趙元開才發現自己錯了一半!
這九州大漢的土地,并不貧瘠。
當下主糧之一的黍,在同時代的華夏強漢時期的畝產量只有三十公斤左右,但農部的奏章顯示,九州大漢的畝產量是同時代華夏的整整三倍多,達到了一百公斤!
一百公斤啊,這完全追上華夏現代農業的生產水平了。
但要知道,九州大漢現在連個曲轅犁和水車這些基礎的農具都沒有出現啊!
這其中只有一個解釋!
那就是九州大漢土地的肥力太好了。
可是……
這些肥力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趙元開御駕親征兩次,途中也有停留,視察過大漢的耕田土地,觀其表現并無任何的特別,甚至一眼看去極為貧瘠。
若是按照趙元開的固有邏輯來理解這個問題,那自然是會上升到化學角度,進行測土配方,看化學元素的含量!
但這一點根本無法實現。
而直覺告訴趙元開,大漢土地肥力豐富的真正原因,也根本不在化學層面。
趙元開的邏輯轉變,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這是九州大漢,是有武道修煉存在的,宗師高手以真氣發力,能力達萬斤!
這用物理邏輯是沒法解釋的!
沒法解釋并不是意味著不合理和不真實,只是認知未到,是你不懂,不明白罷了!
同時也是單一理論無法避免的局限性所致!
趙元開前世是高知人設,有著最基本的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基本邏輯原則,看待事物時喜歡從經驗學層面上升到邏輯理論學的層面!
什么是經驗學層面,什么又是邏輯理論學層面?
以武道修煉為例子來說。
我這么練能邁入先天境,成為武者,你跟著我一起練,也行!
這就是經驗學層面。
甭管為什么是要這么做,反正你照著我的樣子學,十有**你就能成為武者。
要是沒成功?
對不起,你這人沒武道天賦!
那啥是武道天賦呢?
這……
這一套邏輯思維在華夏歷史之上可謂是持續了太長太長時間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那理論邏輯學層面是什么呢?
說白了就是摸索出為什么這么練就能進入武道,什么規律,什么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