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為什么有人練得快,有人卻練得滿,決定那所謂天賦的東西又到底是什么?
這是知其所以然,是理論邏輯,甚至是公式的建立!
換而言之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而趙元開之所以考慮這些,原因在于他是大漢的帝主,是國策的制定者,是帝國的頂層設計者!
只有挖掘出本質邏輯,才能作出最為直接高效的國策制定和推廣!
趙元開從一開始就對武道修煉有著極為偉大的構想設計的。
他參照前世的教育模式,想要把所有的武道宗門變為武道學府,層層分級,層層選拔,最后普及天下。
先是基礎武學,這是普適性的,強民健體拔高壽命上限。
而后就是中等武學,這是所謂的天賦分水嶺,能在三十歲之前入宗境者繼續修煉深造。
再上層就是高等武學。
趙元開的初步構想是做細分方向的,每人選取最合適、上限最高的一門武道功法專修,人盡其才!
而最最頂層的,則是武道研究所,由整整的武道高人匯聚一起,推演武道絕學和基礎功法的升級和突破!
這個構想偉大在什么地方?
首先就是武學普及,強漢子民幼年全部都能受到武道教學,能更上一層者繼續深造,不行者便就此止步,士農工商擇一路而走上社會!
其次是人盡其才,那所謂的天賦者絕對不會因為沒有錢、或者修煉錯了方向而被耽誤埋沒。
不然的話,有的人明明天賦驚人一入武道便化龍,結果種了一輩子的田。
而有的人一介庸才,卻胡亂練了一輩子,結果一事無成,毫無作為,浪費生命!
再一個就是功法的專修了。
比如雄霸的三元歸一厲害吧?
把強漢所有適合修煉三元歸一的天賦者聚齊在一起,都讓雄霸來教,練成之后,一百個、一千個甚至一萬個雄霸二代,往戰場上一拉,一字排開,三元歸一,嘖嘖……那個威勢不可想象啊!
然后再結合兵法和軍陣呢?
至于武道研究所,那就更重要了。
誰規定了雄霸的三分歸元氣的最高境界就是三元歸一呢?怎么就不能是九元歸一,萬元歸一呢?
發展才是硬道理嘛!
以前是多兵種配合作戰,以后在加個多武道絕學兵種配合作戰,排列組合之下,戰術不更加的千變萬化了?
而最核心的核心,就是批量化的武道人才輸出,和服從帝國的統一調配!
這個構想是了不起的,更是顛覆性的!
但做起來也極不容易的。
回歸到最開始的地方,最先要解決的就是最基本的武道理論問題!
要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化的武道授學理論體系,說白了,就是變相的武道課本!
這不是一個師父帶一個徒弟一輩子的事情。
而是一位武道老師專門教授某一個階段的武道修煉,一屆一屆的往上輸送人才,是普及性質的!
經驗學是不具備普及性質的,唯有理論本質才行!
因為,萬變不離其宗!
思緒再往回收。
回到土地肥力驚人的問題上。
“不對,黍產量高于華夏同期,也許不是土地肥力的區別,而是整個地緣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