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影響任何一個華夏人杰的修煉,訓練士卒之事,由各個武將輪流進行。”
有兩個可以排上號的文臣辦事,柴云天倒是輕松了許多。
招募兵馬之事暫時告一段落,還有不少事需要柴云天決定。
封王之功,所有參與中州之戰的華夏人杰盡皆有封賞。
陳慶之、衛青、霍去病、花木蘭、程知節、高順、張角盡皆被封為王廷大將。
典韋被封為禁衛軍統領,額外招募一萬禁衛軍士卒,負責保護王宮和柴云天的安全。
藥王孫思邈被封為煉藥司主事。
范仲淹仍然參知政事,掌管王廷瑣事。
新重生的公孫鞅、田忌還沒有立下寸功,所以明面上不封,實際上公孫鞅熟悉事務后開始與范仲淹平起平坐,而田忌帶領8000齊技擊,也可以列于王廷大將的隊列。
華夏人杰這邊還好解決,內部商議即可。
比較麻煩的是追隨柴云天的廣江路節度使洛刀、東陽世家東陽塵、風雷宗宗主等人,要完全按照戰功來評定他們的功績,否則他們會有所怨言。
洛刀選擇留在張角的軍團,柴云天提拔其為王廷大將之一。
東陽世家從劍南路搬到禹都,他們想要嘗試投靠柴云天,看有沒有機會從千年世家成為萬年世家。
風雷宗、無痕宗兩個中州十大宗門也搬遷到了禹都,成為此地的宗門。
據說兩個大宗門一共兩萬多弟子從中州遷徙到禹都之時,浩浩蕩蕩,讓禹都百姓都前來觀看。
兩個宗門分別在禹都附近兩座山中設下新的宗門,部署護宗大陣,打算在此地招收弟子。
對于兩個宗門招收弟子的行為,柴云天并不怎么介意。一來他沒有那么多資源培養土著士卒,僅僅培養華夏武將和武卒就已經可以將王廷的資源消耗殆盡,兩大宗門卻會消耗自己的資源來提升土著的修為,二來兩大宗門也要服從王廷管理,并非可以搶走王廷的兵源。
一時之間,禹都有了不少土著高手出沒,有欣欣向榮之象。
“那一座宮殿便是夏王的新宮殿,據說他曾經親自出手毀了西忠王的主殿,在廢墟上建起新的宮殿。”
“這大概便是天意。那座宮殿還挺有韻味,叫做什么名字?”
“好像叫做未央宮。”
風雷宗、無痕宗的宗主偶爾造訪禹都王城,當他們看到半山腰上的宮殿群,或多或少被快要完工的未央宮所吸引。
未央宮還在建造之中,已初成規模。
平定叛亂的大戰落幕,眾將士也參與未央宮的建造,因此未央宮的建造速度非常之快。
范仲淹對象征王權的未央宮建造一事很是關心,他也是主導這個大工程的文官,務必要保證未央宮的建造不會出任何的問題。
終于,當二十五座新殿逐漸完成,范仲淹為了讓主公不犯強迫癥,強行將原本王廷中還完好的十一座偏殿也改成了秦漢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