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觀虎的態度已經發生轉變,稱呼也越發尊敬。
范仲淹、公孫鞅、張儀三大文臣向柴云天使了一個眼色。柴云天明白這些文臣是想要讓他答應下來。
眼前的觀虎和幾十個召國將領是召國實際的統治者,他們真正效忠,那么整個召國的領土都歸夏王廷所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召國的土地堪比整個大乾王朝,是夏王廷的四倍大小。
相當于夏王廷每年都各地獲得的資源可以增加四倍。
柴云天要讓華夏軍團一大幫人每年都有天材地寶可以使用,的確需要更大的地盤。
“本王可以將你們編入夏王廷的軍團,或者專門成立新的軍團。”
對方主動愿意臣服,為了夏王廷的發展,供給更多的華夏人杰和士卒,柴云天答應下來。
然而觀虎和幾十個召國將領似乎還不滿足,他們面面相覷,最后一起對柴云天說道:“我們希望夏王您能夠成為召國的皇帝,庇護召國百姓,以免召國將來再次遭到石國攻打!”
召國皇帝?
柴云天和一眾華夏人杰都不知道觀虎和召國諸將竟然想要推舉柴云天成為下一任召國皇帝,借此復國。
觀虎他們的想法也很簡單。召國明面上的頂尖高手傷亡殆盡,僅剩觀虎一個人,只有武尊七重修為的觀虎無法再保證召國擁有如此大的領土。
此時只能選擇一個新的皇帝,讓他來保護召國的領土。相比殘暴的石國,夏王廷對外統治的手段比較柔和,范仲淹和公孫鞅還出手幫召國恢復秩序、重建城池,讓召國眾人對其有好感。再加上夏王驚天的一拳,還有招妖幡那樣的中階重寶,觀虎認為柴云天有實力庇護召國。
“本王并不是召國皇室眾人。”
“夏王解救我們召國百姓于水火之中,收復失地,又報亡國之仇,召國百姓感恩于您出手相助,愿意擁護您為召國皇帝。召國雖然只是一個小諸侯國,請您千萬不要嫌棄。”
觀虎眼神炙熱,他甚至暗中揣測,柴云天是超越了武尊境界的絕世高手。讓柴云天當召國的皇帝,對經歷大戰、高手凋零的召國而言,是一件好事。
“你們在本王麾下暫且效力,至于召國皇帝之事,擊敗石國之后再說。”
柴云天對吞并召國倒不介意,但召國已亡,他要建立的是新的諸侯國,而不是成為召國皇帝。
一個乾國的王侯兼任召國皇帝,這樣的關系未免有些混亂。定南候、北義王等人還與他同級,要是突然變成召國皇帝,他就徹底凌駕于定南候、北義王之上,那么聯軍有可能會心生間隙。
剛才張儀傳話給柴云天,建議柴云天先將觀虎等人徹底編入夏王廷,實際上控制了召國再說。
實力才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