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域之大,北為草原,西為大荒、南為大山,東為蒼海。”
柴云天、范仲淹、陳慶之、衛青等人站在東域圖志前方,在場還有加入王廷的影殿殿主趙劍七。
王廷對趙劍七還不信任,只是讓他前來提供有關東域的情報。
當夏王廷意識到自身的國力凌駕于普通的小諸侯國之上,夏王廷有了統一東域的野心。
“蒼海……”
柴云天看向東域圖志東邊,是無邊的大海。
這是他第一次知道此方世界有大海的存在。
難道以后還要建立水師?
“乾國、召國、石國、滕國位于東域之西,鄘國位于東域之中,在東域之東尚有一些諸侯國,再往東,便是浩瀚蒼海。”
趙劍七協助夏王廷將東域的圖志補全,讓夏王廷大致知道何為東域。
“東域三分,夏王廷已得其一。若大舉東進,滅鄘國,則得其二。再并其他諸侯國,則得其三。”
范仲淹提出堂堂正正的進軍之策,從東域之西打到東域之東。
陳慶之、衛青等人默默認同。
統一東域固然也可以使用陰謀,不過諸侯國之間的討伐,終究需要大動兵戈。
趙劍七直搖頭:“鄘國占據東域中間肥沃的土地,實際上是東域最強大的諸侯國,夏王廷想要滅鄘國,很難。”
“鄘國國力如何?”
“數倍于石國。”
在場華夏眾人微微動容。他們知道夏王廷東邊有一個鄘國存在,但鄘國的國力之強,似乎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鄘國國力超過石國,為何鄘國國君卻沒有統一東域?”
陳慶之皺眉。
石國在十年前還是東域之西強大的諸侯國,然而東域真正強大的諸侯國卻是鄘國。
趙劍七猶豫再三,還是說道:“鄘國國力雖強,但鄘國國君無法鎮壓公卿。鄘國真正有實力的是三位上卿。他們來自于三個萬年世家,智家、狐家、郤家。三大世家占領大量的土地,控制軍隊,不將鄘國國君放在眼中,國君也無力指揮他們。鄘國內部爭斗,堪比諸侯國之間的征伐,故無力統一東域。”
“這一切源于鄘國第一任皇帝過于依賴世家的力量,冊封大量世家家主為王侯將相。在第一任皇帝隕落之后,第二任皇帝修為不足,無力控制局面。當時鄘國僅僅萬年世家就有十余個,千年世家上百個。經過幾千年的爭斗,最終智家、狐家、郤家三個世家獨大,逐漸吞并其他世家。如果不是這些世家明爭暗斗,說不定鄘國已經統一東域,東域不會出現十幾個諸侯國并立的局面。”
鄘國,一個被萬年世家操縱的諸侯國。
如果世家僅僅是隱世還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既是世家,又是王侯將相,攫取王朝的資源為世家所用。
“對于鄘國之事,為何你會如此清楚?”
柴云天看向趙劍七,考驗他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