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華夏人杰,在麒麟閣稍次一等的名單里,則排列土著武將文臣,有最早追隨的廣南節度使洛刀、東陽世家東陽塵等人,也有后來的石國五皇子石成、鄘國七皇子趙劍七,算是對土著修煉者的拉攏。東域過大,華夏人杰還要忙于修煉,不可能有太多時間管轄如此龐大的疆域,也不會時刻鎮守各地。
維持秩序的任務交給土著修煉者,派遣他們去清剿山賊、鏟除邪魔外道。
以現在華夏人杰普遍踏入武王境界的修為,再派遣他們清剿一些山賊,大材小用,還耽擱修煉。
柴云天有些明白以前一些城池之間的紛爭,王侯、節度使為何懶得插手,他們更加在意自身的修為提升,很多下方的事情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柴云天也以修煉為主,偶爾才會出現在朝會上。自身的修為越高,王廷才能高枕無憂。
柴云天一路征戰,目睹了幾個諸侯國的內亂,倒不是君王殘暴無道,而是老皇帝出事,無人鎮壓王廷,這才導致諸侯國的衰落。
乾國老皇帝渡劫失敗,西忠王叛亂。石國老皇帝大限至,九子奪嫡。鄘國皇室后繼無人,三上卿實力凌駕于皇室之上。
因此修為才顯得尤為重要。君王修為越高,才能鎮壓整個王廷。
夏王廷基本統一東域,新的諸侯國夏國將會在東域各個諸侯國的廢墟上建立,時隔五萬年,東域第一次統一。
這是整個東域的大事。
夏王廷邀請東域各個世家、宗門高手齊聚禹都,見證占據一域之地的大型諸侯國建立。
夏國的體量是鄘國的三倍,規模也極大。
夏王廷的使節活躍在各地,有資格受到邀請的,基本上是在一方有影響力或者修為達到武尊境界之人。
石國故地,玄劍宗,曾經敗在霍去病手下的宗主也受到了邀請,他畢竟是武尊八重的用劍高手,在東域有一席之地。
“雖然夏王殺我師弟,但師弟是以個人名義參與王朝戰爭而亡,并不能怪對方……為了玄劍宗的前景著想,還是前往禹都一趟……”
玄劍宗宗主踱步,還是決定前去目睹東域五萬年來的大變局。
不論個人恩怨如何,夏王廷終究沒有拿玄劍宗如何。
乾國的第二任皇帝、北義王、東驍王也收到了邀請,他們是東域除了柴云天以外僅存的王侯。
柴云天沒有吞并乾國剩下的一點地方,而是繼續默許乾國這個小諸侯國存在,作為昔日共同征戰的補償。
乾國只是東域十八國之中的一個小諸侯國,留著乾國作為姬家的封地,對夏王廷而言,無足輕重,因為即將成立的夏國領土至少二十倍于乾國。
所有收到邀請的東域高手全部聚集于禹都,見證夏王登基,脫離乾國,成立一個正式的諸侯國。
現在的乾國已經容不下夏王廷這樣體量的勢力,乾國第二任皇帝也很痛快,同意將原本應該屬于乾國的禹州讓給夏國,而乾國只保留中州、北義王、東驍王、南武王四塊領土。
一時之間,禹都人滿為患,大量可以御劍飛行的高手出現,讓禹都的平民都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