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帝到底是什么來頭?他已經執掌三域之地,再這樣下去會對家主形成威脅。”
一個赤甲大將軍坐在軍營主帳的大位上。
韓宗,姜王的四大家臣之一,負責鎮守姜國之東,同時在監視著右屠王、山戎國等不屬于神朝任命的小勢力。
夏國崛起于東域,平定大草原、吞并戈壁,重創蠻族的一個諸侯國,坐擁三域之地,此時在東大荒已經不能算是小勢力,甚至……威脅到了東大荒最強大的姜氏王朝的地位。
“大將軍,夏國繼續擴張,便要踏足東大荒平原,不如早日滅掉夏國,防止其繼續西進。東域臣民是神朝流放之人的后代,誰知道他們是否還有反心?”
一個同樣是武王境界的赤甲將軍慫恿大將軍討伐夏國。
“不至于。雖然神朝在百萬年前將一些罪臣家眷放逐到東域,任其自生自滅。但在三十萬年前,東域已經不是荒涼之地,神朝早就換了一處新的放逐之地。三十萬年,當年的大人物們除非踏入長生境界,否則都已經死了。這可是三十萬年啊,東域的人估計都不知道自己是罪臣之后。”
“王此時在東始之山與蠻族大軍拉鋸,命令本將軍率兵前去東始之山參與大戰,正好可以商議該如何對付夏國。”
“原本應當派遣七十萬熊甲軍前去支援往王,但不得不防備夏國,本將軍決意留下二十萬熊甲軍,只率領五十萬熊甲軍前往東始之山。”
韓宗起身,恐怖的氣息令主軍帳一陣搖晃。
他的氣息,還要在野人王之上!
作為姜王的四大家臣之一,他并非沒有能力滅山戎國,只是姜國一直在與蠻族爭奪東大荒的控制權,雙方常年在東始之山一帶拉鋸。
一旦姜國有大動靜,那么蠻族會乘虛而入。
五十萬熊甲軍身披以熊圖騰為胸甲的甲胄,身經百戰。在四大臣之一的韓宗率領下,五十萬熊甲軍騎乘戰馬,向南邊的東始之山行進。
韓宗只留下一員副將與二十萬熊甲軍,便認為可以防備夏國繼續西征。
因為熊甲軍的強悍,讓他有信心二十萬之眾便可以擋住夏國。
東始之山,為十萬大山的缺口,人族、蠻族在大軍常年在此地大戰。
十萬大山分割東大荒的三族,人族在其北,妖族在其中,蠻族在其南。但東大荒的十萬大山偏偏有一處巨大的豁口,誰控制了東始之山,便占據了東大荒的主導權。
神朝封姜王,鎮守東大荒,便是要與蠻族爭奪東始之山。
姜氏王朝陳列精銳數百萬,征發無數壯丁在此地修建要塞,幾十萬年來歷代姜王看守此地。幾十萬年,人族、蠻族有上億戰士隕落在此地,每年都有人族大能者出手凈化戰場,否則此地早就形成無數陰煞。
姜王常年居住在飛熊城或者東始之山。
此時姜王收到韓宗提前飛報,臉色沉重:“魈道人,夏國果然向西擴張,而長生船主,卻遲遲沒有動靜。繼續這樣下去,夏國就要侵入我們姜國的平原。”
一個灰袍老者拄著虎頭杖,恭恭敬敬地對姜王說道:“王,小人有一計策,不但可以化解夏國對王的威脅,而且可以利用夏國來東始之山對付蠻族。根據小人的情報,夏帝對蠻族同樣仇視……”
“夏帝?即使他已經到了高階武王的境界,也不配稱帝。以本王的實力和地位,也不過是王而已。”
姜王冷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