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經濟危機,地星球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經濟蕭條,蒙國的****特爾賽,在每天一小時的情報例會上聽信約翰·明相的讒言:要想轉化蒙國的經濟危機,只有發動戰爭。
戰爭無非有兩種:一種是金融戰,利用自己金融帝國的地位對各國開展金融戰,可惜由于各國已經意識到了蒙國的意圖,逐步地遠離蒙元,蒙元對世界的影響力已經減弱,想金融大國的地位轉嫁經濟危機很困難了,隨著蒙國的經濟、金融手段已經使盡,現在唯一的手段就是發動侵略戰爭。
蒙國要想發動侵略戰爭,必須找借口,因此,蒙國派遣大量的間諜到各國搞顛覆政權的活動,現在整個世界都被蒙國搞得不安寧了。
伏國國內由于物價上漲,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由此引發了大面積的大罷工,很多的工廠停工,交通陷于癱瘓狀態,蒙國趁機搞顏色革命,煽動伏國民眾搞打砸搶,要求改變憲法,撤換總統,實行所謂的民主,同時蒙國派遣大量的部隊駐扎在伏國的邊界,隨時準備趁亂對伏國發動武裝入侵。
真國的偵查衛星發現了蒙國調動軍隊想入侵伏國的企圖,在外交部的新聞發布會上譴責了蒙國的行徑,同時給伏國傳遞了有關顛覆伏國政府的蒙國間諜人員名單,讓伏國有所警覺,開展了逮捕蒙國的間諜行動,迅速制止了國內動亂;同時調動軍隊做好了對付蒙國入侵的戰爭準備。
蒙國由此對真國十分不滿,借口支持叛逃至蒙國的原總統秘書陳峰和張維星的“民眾”的“民主、自由”,伸張正義和為阿曼國收復失去的國土等理由,派遣了四艘航空母艦,戰艦二百多艘,在真國的近海游弋,對真國進行了圍堵,大有與真國開戰的決心。真國稍有不慎,有可能爆發戰爭。
同時在蒙國的鼓動下,蒙國的盟友——音國,被蒙國強拉入其中,他們一改過去對真國的友好,借口真國侵略了阿曼國的領土,賣給阿曼國先進武器,并派遣了顧問到阿曼國替阿曼國出謀劃策。
在蒙國的煽動下,真國的鄰國阿曼等國蠢蠢欲動,他們集結了大量的軍隊,開始對真國襲擾,雙方部隊短兵相接,進行了局部戰爭。
以真國目前的國力無力與蒙國等國家對抗,但面對蒙國明目張膽的挑釁,真國必須給予回擊。真國總統王守仁立刻召集了真國所有政要人員召開了緊急會議,商量對策。
面對強敵,真國形成了兩派:議和派和主戰派。議和派的以外交部長黃智誠為首,他們主張不與蒙國正面對抗,派人與蒙國議和;國防部長景之強將軍是主戰派,他認為蒙國這次的挑釁是有備而來,并不是想議和,他們是為了轉嫁經濟危機,轉移國內矛盾,真國與蒙國的一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主張做好與蒙國全面戰爭的準備。
總統聽取了兩派的意見之后,他同時采納了兩派的意見,要求大家做好兩手準備:先議和,由外交部黃部長選派合適人選到蒙國談判,盡量避免戰爭,同時國防部景部長負責做好戰爭的各項準備工作。
對于蒙國的咄咄逼人,總統并不怕蒙國的軍事力量,他害怕的是蒙國背后的那只手,他知道在蒙國的背后有天庭羅斯星人烏迪威將軍支持,如果真國與蒙國的戰爭全面爆發,單憑真國的實力,蒙國對真國無可奈何,真國的國家實力和防御力量在地星球是首屈一指的,雙方如果開戰,到最后只能是兩敗俱傷,蒙國占不了便宜。目前蒙國在真國的近海派遣了四艘航空母艦,只是虛張聲勢,如果沒有天庭的支持,蒙國是不敢貿然對真國發動全面戰爭的。
總統為了得到“天庭”的支持,他暗中把使者貝爾丹了總統府密談。
總統見到貝爾丹,開門見山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