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意思,進不進全憑李績做主,只要給幾枚丹藥,補充老人孩子干涸的丹田即可,言辭肯切,情深意真,讓人不自覺的心生同情之意。
身體靈機流失,在空間裂縫穿越中是常態,概因虛空裂縫之中,或靈機斷絕,不能修練,或靈機狂燥,也沒有穩定的環境調息,或靈機太盛,比如玉清,紫清靈機,根本就不是金丹修士能夠吸納的,故在空間裂縫中,依靠大藥寶丹支持身體日常消耗是普遍現象。
但丹藥總有用盡之時,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如李績般的十個手指頭都戴不過來,恨不得腳指頭上都戴上納戒的海量大藥,所以時間一旦超出預期,丹藥用盡,便是這些空間流浪者命盡之時。
李績面現同情悲苦之色,緩緩上前,卻忘了他這表情通過銀色面具表現出來時,是說不盡的詭異丑惡,
“道友何必如此說?我流亡之地悲憫為懷,有好生之德,何拒同道遠客?在這里,我代表流亡之地真誠的說一句:流亡,歡迎爾!”
書生雙目蘊淚,也是邁步向前,口中還悲呼道:“父親!麟兒!看到沒有,我們有救了,山川有何等錦秀,才能造就如此心懷寬闊之士,數年奔波之苦,今日總算修得正果,好人啊,好人!”
雙方兩人就象許久未見的親人一樣,上演著一幕久別重逢的戲碼,在相距百余丈時,兩人也許是實在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和迫切,同時施展術法想要擁抱對方,
但尷尬的是,同為偷襲近身老手,兩人對時機的把握完全一致,同時啟動的雙方仿佛互換了一下位置,李績瞬間出現到年輕書生的位置,手中還舉著一把長劍,書生挑著擔,卻出現在先前李績的位置,他手中卻沒有武器,但左邊織筐的老頭卻擎出一把釘錘,右便織筐的孩子則抽出一把匕首……
李績臉皮甚厚,再說有面具遮面,也沒有臉紅一說,口中兀自道:
“這把長劍,便是見面禮,不知道友喜歡否?”
書生同樣驚喜,“喜歡!喜歡!乍見道友,連我瀕臨危亡的老父和孩子都喜歡的回光返照了,這不,還特意拿出物事回贈呢!”
兩個同樣想偷襲近身的家伙臉上帶著虛偽的笑容,完全沒有一絲一毫慚愧的心理負擔,這是一個合格的偷襲者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嘴里說著互相仰慕的話,腳下卻依然在接近,
這是無恥者之間的心理考驗,是再次啟動秘術近身?還是繼續前行以造成對方的心理壓力?
對兩個都把近身看作自己最大倚仗的修士來說,此時此刻,誰先再次啟動,誰就輸了這一局!
兩人的心理素質都足夠的堅韌,雖然明知對方和自己一樣,都是不懷好意的獵殺者,但都基于對自己底牌的無比自信,二人的腳步都異常堅定!
這是李績修道以來頭一次以這種方式近身,驚險而刺激,就是不知道在接觸的一剎那對方夠不夠資格給自己以驚喜?
百丈,五十丈,十丈……書生的笑容早已變得扭曲,而李績的銀色面具則更是猙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