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似乎順理成章,宇宙萬象觀想法就是最適合他的唯一,但當他一年后從入定中醒來,并檢測自身時,他方向了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事實--元神茁壯微乎其微!
這不是個正常現象,關于觀想之法對修士元神的茁壯,歷代大修都說的很清楚,就是以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收獲效果為最大,遠遠超過過程中的那些觀想;如果這樣的微乎其微都算是效果最大的話,以后的觀想效果更不用提,便修一萬年,元神也無法真正茁壯起來。
李績在沉思數日后,在翻遍軒轅前輩元神在此階段的經歷后,決定開始嘗試觀想宇宙萬象法的第二圖,他必須搞明白第一圖隕星風暴的尷尬效果會不會再現,歷史上也出現過修士對某個類型的宇宙天象不感冒的情況,所以,他需要確定。
第二圖是個雙螺旋天象圖,他能很清晰的感覺到這個雙螺旋就是自己元嬰初成,深入宇宙差點把命丟在那里的雙螺旋,很熟悉的感覺,有了這樣的認知,他的觀想變的很順利,在三年后成功勾勒雙螺旋成功。
但成功帶給他的并不是喜悅,而是沮喪,因為這次觀想的效果還不如第一次,第一次好歹還有微乎其微的效果,這一次干脆是什么效果都沒有,李績用了五年時間證明了,觀想之法好像并不適合他!
這就比較尷尬了,李績不得不承認黃庭內景經的搗亂能力,因為他修煉了黃庭,八百年潛移默化之下,好像任何功法他都比較適合古法,一個喜歡創新的修士卻不得不陷在古法中打轉轉,這讓他很無奈。
古法就是,實景觀想法!這東西在軒轅劍鞘中找不到答案,在這方宇宙任何一個門派中也都不會有現成的可依之可修的東西,其實古法說穿了就一句話:走出去,去到無垠的宇宙中,自己現場挑選合適的天體異想存想勾勒!
至于成不成,有多大的效果,便只能看天吃飯!
五年的時間,崤山在例行的安靜中也在發生著一些不引人注意的變化,在小范圍的例行輪換中,幾名中堅真君悄悄回到了青空,比如內劍的上洛,外劍的長弓兩名元神真君。
他們是乘坐自家門派的浮筏返回,在經過偃者的改造后,軒轅的浮筏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僅速度威力上的提高,也包括一些外人不得而知的變化,比如浮筏內部對修士氣息的隱藏掩蓋,這讓兩人的行蹤非常的隱密。
對真君來說,孤處一地,無論是自家山門,還是虛空荒星,在修行中失蹤個十年八年那都不是事,便不見蹤影百年,對他們數千年的壽命來說也是正常,也沒有任何門派能對這些真君大能做出精準的定位。
他們就停留在飛來峰,從不下峰現身于人前,也談不上枯燥,修行本就是一件需要耐的住寂寞的事;但這樣的調動下,崤山的實力已經隱隱超過了五環,只說最強戰力,內劍一脈就在崤山聚集了李績,上洛,武西行,外劍也有長弓,永晝兩名元神,另有陰神數名;在赑屃寶船,還囤積著數名真君,讓崤山可動用的真君人數超過了十名,這甚至超過了當初遠征天狼時的規模。
軒轅,在為未來可能的變化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