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的《資本論》里面有一段話: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大。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五萬多兩銀子的本錢,用幾個月的時間賺取六萬兩純利,多嗎?
很多。
一倍多的純利潤,絕對是暴利,而且是那種值得冒險的暴利。
況且,一旦出現商業壟斷,定價,就很簡單了。
當然,慕容淺淺囤積木炭的計劃,好像很稀松平常,實際上卻深謀遠慮。
看起來,慕容淺淺恰到好處的抓到了林瑯的賑災十六字方針當中的一個商機。
可關鍵是,慕容淺淺完全是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提前布局、長遠打算才做到的。
這年頭可沒有什么商業理論學習,也沒有能提供專業培訓的教育機構。
這樣,就顯得慕容淺淺的眼光更加獨到了。
而且,敢在大君王朝跟契侖國還未將通商事宜確定下來之前就提前布局,慕容淺淺的膽子很大。
囤積鐵器、茶葉、絲綢,其中的利潤比木炭要大得多。
在這年頭,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商品的產量是很有限的。
囤積到了一定的量之后,一個商人手中的貨品,就能夠影響全國貨品的價格。
就算是在現代,都還有這種炒家。
什么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蘋什么、豬你漲,一旦有炒家抱團,一件貨品有再大的市場、再高的產量,都能被無良奸商炒出天價來。
當然,按照慕容淺淺的規劃,囤積鐵器、茶葉、絲綢等商品,損耗率不高,操作起來并不復雜,關鍵要找準時機。
而且這年頭商業競爭不充分,真要說起來,是很適合資本大鱷們來玩耍的。
林瑯也清楚,古代那么多行腳商人、南來北往的客商、各地的牙商,無非就是賺地域差價、季節差價、信息差價而已,利潤很高,但風險也大,又很辛苦。
到了慕容淺淺這種層級,就有點像頂層資本家了,要擅長以小博大。
見林瑯沉吟不語,慕容淺淺轉頭看著身后的秀兒。
“除了咱們慕容家的鋪子之外,魏國公和凌家甚至秦王名下的鋪子、宅院都被充公了,我估摸著過一段時間,公家應該會拿出一部分鋪子和宅院來出售。”
慕容淺淺沉吟片刻,接著說道:“地價行情看跌,秀兒,趕緊把你名下的十二間鋪面和八處宅院勻出去,觀望一段時間再說。”
“好的,小姐,我明天就差人去辦。”秀兒輕輕點頭。
“嗯?”
林瑯突然抬頭看著慕容淺淺,一臉錯愕。
十二間鋪面?
八處宅院?
這么多?
之前慕容淺淺不是說秀兒名下只有幾套嗎?
騙子。
林瑯還真的相信了。
感情慕容家被皇帝抄了家,這慕容淺淺還是一個小富婆啊。
不對,大富婆。
二十萬兩銀子的備用金,十二間鋪面、八處宅院,這還只是掛名在秀兒下面的產業。
狗日的,慕容家之前到底多有錢啊?
萬惡的封建社會,怎么這么好賺錢?
林瑯記得以前在現代,就算自己一個雙料博士,單位要是沒有分配,買套房子也要大半輩子的積蓄。
也不知道這慕容淺淺跟他回去,還能不能冒頭?
估計是不能的,花花世界那么多誘惑,女人的心思都在穿衣打扮、吃喝玩樂上,每天忙著自拍發圈、逛街血拼,沒那么多心思想著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