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81年時秋花父母在波士頓住了仨月,就待不住無論如何都要走,這次要回來也可能是差不多狀態,建國不是那種人”
范萍沒想到能聽見這么句話,不過她也知道這可能和兒子最近牢騷有關,上次寇斌兩口子回來,可是對寇清凱抱怨了不少,什么工資買不了幾斤肉,到買的房子里連地暖都沒有,甚至還想念起了雞塊漢堡,可把寇清凱著實氣到,要不是兒媳婦鄭秋花就在旁邊,鐵定就會給他上思想政治課。
而事實上,在波士頓待了三年多時間,回來這半年多的范萍,也對寇斌的說法表示認可,幾人才回來那會兒正直盛夏和秋收,吃喝生活方面的差距不大。
直到入冬前發了白菜票,這差距便陡然明顯不少,雖說因著鄭建國的關系家里有吃菜的渠道,可放在整個大院里面就太顯眼不說,價格更是堪比吃肉,寇清凱便沒再讓送。
工作方面的可以克服下,但是生活方面已經享受過的,想克服就需要硬抗才行,再加上寇斌說是年紀25了,性子一如沒出國那會兒。
不過,范萍卻不敢幫著寇斌解釋,她能做的就是和稀泥不去提他“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對親戚的態度,對于要求從來沒有拒絕過,原本安排他二姐的小舅子到哈佛讀書,后來他二姐想留在倫敦也沒說什么,直接給安排在了倫敦上大學,又怎么會拒絕他父母的要求我看就是兩個親家想衣錦還鄉”
衣錦還鄉說的是人在外邊發達后,選擇回到家里顯擺的心理狀態,屬于人之常情的基本心理狀態。
鄭富貴和杜小妹雖然是靠著兒子長臉,而不是本身博出了這么大的聲譽,可對于任何一位父母而言,這世界上最有成就感的事兒,便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甚至比自己有了成就還要高興和開心。
電話另一頭的寇清凱,瞬間便想到了自己的一雙兒女,寇斌這小子回來后愈發浮躁,寇陽則是見了一個又一個,半年多時間下來已經見了五六個
想起愈發知性和沉穩的閨女,寇清凱的注意力也就轉移,開口道“陽陽上次見的那個小連,怎么樣了”
“你閨女說沒共同語言,后面我追著她問到不耐煩,才知道小連沒條件打電話聊天也就罷了,陽陽那么忙也沒時間接聽電話,可他在信里是以同志相稱,而且還像匯報工作似的那么正式,后面連半點感情上的內容都沒有,連著三封下來就直接回信推了。”
范萍的語氣里充滿了濃濃的無奈,她當年之所以會像老媽子似的跟去波士頓,除了讓四個小輩安心學習外,就是想在學習完畢后回來,可現如今雖然人已經回來了,心卻留在了外邊。
小連作為五零后,他的信在這時屬于中規中矩范疇,畢竟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同志便是最親切的稱呼,而談的工作上的內容,也是為了讓對方了解下自己的情況,屬于含蓄表達溝通的形勢。
可寇陽卻是接受了自由戀愛氛圍的熏陶,雖說她在幾年時間里沒和人約會過,卻是典型的沒吃過豬肉卻看過豬跑,不說影視新聞報道上的內容,卡米爾和喬安娜以及奧黛麗為了感情的付出,便在眼皮子底下。
再加上鄭建國親自編寫了劇本的熱播,憑借嗑藥男男女女等話題轟動歐美,寇陽便通過媒體上的褒貶,確認了歐美男女表達感情的正確方式。
于是在回國后面對家里的介紹,寇陽不說把這種感情觀套用過來,卻在面對著所謂的諸多俊杰時,不知不覺的進行著全方位對比。
當然,范萍作為女性和母親,她心中還有個不能說出來的想法,那就是寇陽這妮子在和人相親時,是拿鄭建國當做參照目標。
這還怎么找
內心里,范萍很想問問寇陽這
個想法,可她更擔憂的是得到了確認的答案,甚至還會引出當年自己用打發鄭建國的事兒,如果那時候自己聽從寇清凱的話,任由兩人發展建國可就是乘龍快婿了。
可建國當年還真是被一套就給打發了
好像他知道這套書的價值,要比自家寶貝閨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