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了考工才想找的。”
捏著電話的范萍腦海里閃過個念頭,就聽話筒里寇清凱有些狐疑的說了什么時,腦海中猛然蹦出了個念頭,便眉頭挑起的開口道“你還記得當時樹強安排人送給建國后,他說建國應該知道陽陽和羅蘭身份了吧”
“你怎么想起問這個了多少年前的事兒了。”
電話里的寇清凱語氣有些沖,不過很快傳來了他的回答“好像是這么說的,我還記得你說建國是放長線釣大魚,樹強說他一個沒長大的社員那時候建國就知道了陽陽和羅蘭的身份吧”
“嗯,你也想到了”
范萍的瓜子臉上杏眼瞬間亮起兩盞小燈泡,寇清凱的聲音緩緩傳來“他的借口是考工,所以才需要,后面樹強說他拿到書后,就沒再和陽陽以及羅蘭走近,直到高考消息傳來”
“是的,現在看來,在知道兩個孩子身份的前提下,他完全可以用招工這個要求來當做砝碼,可他卻選擇了,記得后面在高考估分時,我聽那些老師說出題的教研組,就是以為參考標準”
范萍嘴上說著當年的記憶,腦海中飛快閃過第一次見鄭建國時的情景,那會兒面對自己沒有太大反應也就罷了,可后面隨著寇清凱回來,其他像胡大龍那樣的出身家庭都頗為拘束,倒是鄭建國沉穩的好似個成年人
“你總不是想說他知道要恢復高考吧而且還知道是以為出題參考”
寇清凱的聲音打斷了范萍的回憶,她卻沒有說出自己的這個猜測,因為這也太匪夷所思了,以寇清凱的關系都是在報紙上確認的,而鄭建國作為一個社員,又怎么可能提前近一年時間知道,而且還知道了高考的出題教材,于是這么想著便開口道“我只是感覺有些太巧了,他怎么可能知道”
“早知三日事,富貴一千”
寇清凱一句十個字的諺語說了九個,卻在最后這個字出口前卡了殼,范萍是想都沒想的接口道“是啊,早知三日事,富貴一千年。”
隨著范萍的諺語說完,話筒里雖然沒了寇清凱的聲音,只剩下了個重重的呼吸聲“呼”
呼吸聲有些重,重到像是炸雷敲在了范萍的心臟上,她已經想起了鄭建國那富可敵國的財富,整個人的大腦瞬間放空呼吸微停,接著便磕磕巴巴吐出了句話“這,這,這”
“富,富可敵國;貴,名垂青史”
電話另一頭的寇清凱語氣中透露著莫名激動,他并不是個智商和情商普通的人,相反能不著痕跡的化解入京后的敲打,智商和情商以及手腕差一點都不可能做到。
同時,作為一個可以說看著鄭建國成長的長輩,寇清凱早就感覺到這家伙越是到大城市,其能力也就越是可怕,倒是其在善縣的那一年里,名聲絲毫不顯
這完全不是十六歲孩子所擁有的性格
只是在聊到這里之前,寇清凱只以為他屬于少年老成,畢竟沒什么可以解釋的。
而在有了這個想法后,寇清凱再去看鄭建國的點滴,他便愈發感覺到了這個想法的可能性,恢復高考,中美建交,發明游戲,出國炒股,學術有成可以讓無數研究員為之終生奉獻的項目,他一個人可以掌控五個
不過,當寇清凱正順著思路想下去時,電話里傳來
了范萍幽幽的聲音“可他為什么看不上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