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軍一臉嚴肅地說著,實在不行,他還有一張王牌。
華陽傳媒馬上就上市了,國內影視第一股的原始股可是非常值錢的。
......
另一邊,于東就要難受多了。
《投名狀》圣誕節平安夜招來一群年輕情侶的負面評價,上周票房不斷下跌。
星期一要是穩不住的話,就基本可以告別賀歲檔冠軍的爭奪了。
而且,《投名狀》空下來的市場,剛好《生死頻率》可以無縫對接。
首日15%的排片就拿到360萬票房,加上現在的口碑,以及電影類型和檔期的契合度,基本可以確保五千萬票房大有可為。
沒有拿下李謙,之前雖然也很遺憾,不過當時有《投名狀》兜底,這可是要拿下年度票房冠軍的大制作。
相比之下,那部小成本電影就不夠看了。
但是現在,《投名狀》遠不如預期,而《生死頻率》卻遠超預期。
此消彼長之下,于東再次感到可惜起來。
他暗自搖搖頭,張皓還是不夠果斷,不管是元旦節前的檔期還是初期200個拷貝,答應李謙完全沒有問題。
就因為他遲疑了,才晚了一步讓光羨截胡了。
把一切都歸咎于當初和李謙聯絡的張皓,卻全然忘了,張皓請示自己的想法時,自己也舉棋不定考慮了好一會,才耽誤了時間。
......
一部小成本電影,攪動風云,讓另外兩大公司也都把目光望了過來。
不過他們怎么想的跟李謙沒有關系,大清早李謙坐在電腦面前,翻看著光羨發來的郵件。
以15%的排片拿下360萬票房,完全達到了李謙的預期。
而且在這還是在好地段、黃金時段場次不占優的情況下拿到的。
現在就看《投名狀》今天能不能撐住了,一旦撐不住了,那元旦節當天開始,《生死頻率》就能得到更多的排片。
李謙也把詳細的數據都看了下,男女觀眾的比例,帶小孩的觀眾的比例,都符合賀歲檔電影的特征。
除了這三部電影之外,其他的新片幾乎都是炮灰,只有一部澄天出品的喜劇電影《棒子老虎雞》三天拿到了280萬票房。
而對于《生死頻率》的首日票房,媒體也有了報道。
“《生死頻率》首日票房出爐,當日收獲360萬票房僅次于《集結號》、《投名狀》!”
“首日15%的排片轟下360萬票房,《生死頻率》能否創造奇跡,達成億元目標?”
“首日僅收360萬,《生死頻率》票房慘淡。”
“《生死頻率》導演李謙豪言票房破億,恐遭打臉!”
“揚言處女作票房過億,是狂妄無知還是故意博取眼球?”
不光是報道首日票房,也再次強調了一遍李謙把電影票房的目標定在一億上面。
本來昨天大清早就有這個一億目標的新聞了,不過這種新聞,都沒什么話題性,幾乎任何一部電影上映的時候,都會吹一下牛。
今天首日票房出來了,順帶著又提及那一個億的目標。
說票房高的是媒體,說低的也是媒體,反正人跟鬼他們都做了。
(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