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
郭凡一臉懵逼地看著李謙,不就是不拍《三體》了,打算先拍《流浪地球》,至于這么激動嗎?
“沒什么,想起高興的事情。”
李謙笑笑,平復下心情。
實在是沒有想到,法律專業畢業,特長是畫畫,整天嚷嚷著要拍出華國的史詩科幻大片的郭凡,竟然很有可能就是《流浪地球》的導演。
不過,詹姆斯卡梅隆拍電影之前還是卡車司機呢,張一謀考電影學院之前是棉紡廠工人。
全世界范圍內,這種例子多得是,日苯名導北野武之前是相聲演員,日苯電影情澀大師若松孝二拍電影之前是古惑仔,專門收保護費的。
郭凡一個法律專業,特長畫畫的,以后拍出劃時代的科幻片,也就沒什么奇怪的了。
李謙也沒工夫剪輯了,挪了下椅子,正對著郭凡問道,“那老郭,你打算怎么拍?”
“我還沒想好呢。”郭凡抓了抓小平頭,“原著雖然不長,但是搬到大銀幕的話,肯定不能全拍了,時長絕對是不夠的。”
“確實。”李謙點點頭,“兩萬多字的,整個劇情分四章五個階段,按劇情走向來拍的話,別說一部,就算兩部都沒法拍,就算拍出來了,也是流水賬。”
長篇不好改,短片看起來少,其實也不好改。
《流浪地球》這部沒多少字,但是內容絲毫不少。
整體劇情就是,人類將通過行星發動機迫使地球停止自轉,地球損失了數億人口,但是地球也有了脫離太陽公轉的條件。
接著將地球上存在的發動機全力加速,從而將地球推出太陽系,尋找可宜居的星系之后,減慢速度,地球恢復正常的自轉,人類找到新的家園。
最后地球重新恢復生機,人類文明得以延續。
在書本上就那么點字,與其說是一部,更像是一部鴻篇巨著的大綱,想要實現這些畫面,搬上大銀幕,那可就是個浩大的工程了。
郭凡興致勃勃地說道,“其實主要就是兩個階段,前面的剎車時代和逃逸時代一起,以及逃離地球之后的流浪時代、新太陽時代,要拍的話,肯定要從前面開始拍。”
“也只能這樣,不過既然片名叫做《流浪地球》,那改編的核心就要圍繞著這四個字來進行,我建議以流浪地球作為主題。”
李謙給了個建議,“剎車時代的話,整體沖突性不如逃逸時代,而且按三幕式的結構,這個階段只能是第一階段,但這樣的話,前面就太過悲壯了,畢竟數億人口被犧牲,我建議這段可以作為電影的背景,主要講逃逸時代。”
改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劇情的選擇,李謙也就讓郭凡少走點彎路。
而且,這也是最合適的,末世背景下,人類被迫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相比第一個階段,也更有看點。
郭凡一想也是,眼前一亮,“《流浪地球》,當然要講地球去流浪的故事了,拍第一個階段的話,就成了末世災難電影。”
李謙又和郭凡聊了些劇情上的東西,接著提出了最大的問題所在。
“可是老郭,你有沒有想過,對科幻電影了解多少?”
郭凡頗為自得地笑道,“老大你忘了?我可是資深科幻迷,從小我就看科幻和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