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馬導,之前你說最低預期是十億票房,既然要拍這樣一部電影,為什么還如此重視票房呢?”
馬小剛一臉真摯地道,“我希望票房高,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所有為電影做出貢獻的人,我要向他們證明,他們的辛苦是值得的,同時我也想告訴廣大的導演、投資方們,不要害怕虧本,要勇于去嘗試更多的類型!”
.......
之后的幾次面對記者,馬小剛如法炮制,把自己說成了良心導演的代表,并且承認《1942》票房上不如娛樂片《楚門的世界》。
同時又拐彎抹角地說李謙得勢不饒人,拍了部娛樂片,占了票房的便宜,又來秀優越。
看著馬小剛一次次發言,李謙突然有了種錯覺,這個馬小剛,真的是之前那個天天拿票房打其他導演連的那個馬小剛?
以往就像馬小剛說李謙一樣,其他人就是這么說馬小剛的,唯票房論,觀眾喜歡看,票房高的,就比那些不管有什么的電影強。
現在,完全顛倒了,比不過票房,才是把當年其他人罵自己的話,都原封不動對著李謙罵出來了。
李謙暗暗搖頭,瞧把這人給逼得。
不過,馬小剛以往是什么影響,觀眾們再了解不過了,只有很少的人真的認為他是個良心導演,在觀眾的印象中,他還是那個滿身銅臭,俗不可耐的馬小剛。
“哎喲媽耶,笑死我了,要不是年年關注電影,對馬小剛再了解不過,差點還以為他是華語影壇的良心了,票房撲街之后,又開始大談內涵、內涵、意義了,馬小剛以前不是最看不上這個嘛!”
“要不是之前《唐汕大地震》被馬小剛和華陽黃家兄弟那市儈的嘴臉給弄吐了,我都有點被馬小剛給說服了。”
“有沒有記得《唐汕大地震》上映的時候,每次票房一出來,首日、首周,還有二三四五六億每到一個階段,馬小剛那臉上都樂開了花,生怕別人不知道他賺了多少錢,整天就是破多少億的紀錄。”
“還好意思說李謙呢,原來在馬大導演心里,《楚門的世界》只是一部娛樂片而已,馬導眼光真高呢,但愿你的水平能跟得上眼光。”
“我尋思著,馬小剛之前不是一直拍喜劇的嗎,怎么好意思說人家拍娛樂片,況且《楚門的世界》的內涵,比絕大部分文藝片都強得多!”
“等著電影上映吧,馬小剛連中華民族的鏡子都吹出來了,要是拍的一般般的話,以后真不會去看他的電影了。”
“吹的太過了,比新聞聯播還能吹,多來幾次,口碑就敗光了!”
.......
網上熱鬧非凡,反正馬小剛就牢牢地站著自己電影類型的大義,抓著《楚門的世界》是部喜劇娛樂片,沒什么內涵。
死咬著這兩點不松口,不管別人說什么,都不松口。
還別說,觀眾們真拿他沒辦法,馬小剛壓根不跟你談《楚門的世界》的各種內涵和隱喻。
《1942》也確實占著大義,畢竟當年豫南大旱,也是百年一遇的大災,電影反映當時那個年代,在沒上映之前,不好去批評。
于是乎,奇跡般地僵持下來了,到底是讓黃家兄弟和馬小剛喜出望外。
也讓他們精神一振,就照著思路宣傳,反正不看《1942》不配當華國人,不尊重歷史,不尊重死者。
......
就在電影市場持續火熱的時候,吳錫,湖光山色別墅區,張一謀早上陪老婆和幾個孩子吃完早飯之后,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開車去了最近的一家電影院。
《金陵十三釵》之后他就閑下來了,也離開了混亂不堪,根本不像一家正規影視公司的新畫面。
還沒有決定加入哪家公司,不過他也不急,一邊好好休息,一邊慢慢打磨新片的劇本,再在吳錫這邊陪陪老婆孩子。
之前李謙的新電影《楚門的世界》首日票房一出來,都破億了,再加上網上各種觀眾電影內容的議論,都讓他很是好奇,打算星期五就看的。
不過家里孩子多了,事多,昨天傍晚本來想來的,但是壓根沒票了,連角落里都滿了,只剩下晚上11點半的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