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情節太多了,必須要有些簡化,要不然不光跟裹腳布字樣,又臭又長,觀眾看了也會累,反而沒效果了。
“原子彈之后,男主角就該回去了,再出來就是70年以后的故事,東方紅一號發射,這個以電視劇的角度放出來就行了,還有就是恢復高考這件大事,你們有什么想法?”李謙問道。
“《唐汕大地震》呢,可以拍一點男主角參與救援的戲份。”齊玉昆建議道。
“大地震不太合適,這個戲份少了的話,只有悲,戲份一多,就不好處理了,我再想想,最后把這些戲份總結一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安排。”李謙道。
“79年女排決賽擊敗日苯女排,稱霸亞洲。”蘇侖道。
這個李謙也查過資料,實際上過去幾十年國內的大事,李謙都知道個大概。
70年代的日苯女排號稱“東洋魔女”,創下了118場連勝的紀錄,震驚世界,引起了國內的注意,于是76年成立了華國女排,經過刻苦的訓練,79年戰勝了“東洋魔女”日苯隊,開啟了屬于華國女排的時代。
“嗯,這個可以,給兩分鐘鏡頭,以主角看電視的方式展現出來,之后夜晚人們走上街頭揮舞國旗狂歡也給個十幾秒鐘。”李謙點點頭,在筆記本上記著。
......
“八十年代的話,許海峰奧運第一金,和之后的08年奧運會遙相呼應。”寧昊道。
“《西游記》播出,男主角要不然可以參與電影的拍攝?”
“第一家肯德基開業?這個算了,其他好像也沒什么了。”
“春晚費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一無所有》讓崔健成了搖滾天王?”
“柏林墻塌了,這個好像沒多大關系。”
“80年代好像確實沒有什么大的變化,主要還是九十年代吧?”
李謙點點頭,他那個時候還小,沒有什么經歷,年紀最大的寧昊也是一樣,看來還是要找一些老人去問問。
“那就九十年代了,基本上就是馬清揚和馬沖乾會出場,然后97年去香江見證升國旗,就到了現代了。”
基本上就是這些東西,李謙大概記了十幾條,之后再安排戲份的多寡,畢竟經歷這么多事,主體還是男女主角的愛情,沒有那么多時間一一拍出來。
有些稍微詳細一點,有些就一筆帶過,或者幾分鐘就完了。
但是,具體怎么安排,不要看起來像是流水賬、白開水,也是個問題。
同時,這些劇情,和每次男女主角的再次相見的轉折,不要太突兀了,就好像為了插入而插入,那就不太好了。
整整聊了一天,末了,寧昊有些好奇地問道,“李導,你是怎么想起來拍這樣一個故事的?”
李謙想了想道,“也沒什么,本來是打算換個題材的,沒拍過的題材也就剩動作、愛情、戰爭和正經的科幻這幾個了,吳經在拍戰爭片,郭凡在籌備科幻片,想來想去,就打算拍愛情片。
但是愛情片,好萊塢多了去了,也成了一種大眾化的大分類,從五六十年前開始,基本上各種各樣愛情片都有了,所以想了很久,才想出男女主角其中一個逆生長,這種創意,女主角不合適,所以定了那主角逆生長。”
“原來如此!”
寧昊心里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李謙隨便一個沒拍過的題材,都能在段時間想出這么好的創意。
而他呢,同樣是年輕人,同樣一顆年輕的腦瓜子,這次換個風格寫出來的《心花路放》,雖然也有愛情的元素,但是相比之下老掉牙了。
寧昊一臉欽佩道,“我感覺這絕對會是一部經典,不比《羅馬假日》、《亂世佳人》這些經典愛情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