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還有這一層作用?我看劇本的時候都沒發現。”徐征有些驚訝,隨后又感嘆道,“我說之前怎么覺得電影跨度太長,劇情有點碎片化,原來一切都是連著的啊,通過臺詞串聯起來,不占篇幅,這個設計太精妙了。”
聊著聊著,越發感覺李謙的厲害之處,這電影比之前自己想的還要精彩許多。
寒暄了一會,徐征也說正事了。
“李導,未來電影APP獨家代理《泰囧》網絡售票這個事,是不是再考慮一下?”
李謙也知道徐征來是想說什么,之前就接到了杜洋的電話了,他笑道,“征哥是覺得會損失美團、格拉瓦其他用戶的票房?”
徐征也就直接點說了,“《泰囧》并不是不可替代的,也不是不可或缺的,《私人訂制》也是喜劇,而且網上購票也不是唯一的購票渠道,我是有點擔心,這樣不但沒能把其他軟件的用戶吸引過來,反而會把網上購票的用戶給逼回了電影院啊。”
“征哥這可就說錯了。”
李謙笑著搖搖頭,“在我看來,已經習慣了網上購票的觀眾,是不會再去線下買票了,對這部分人來說,網上購票就是唯一的。
并且,對于賀歲檔來說,《泰囧》也是不可替代的,觀眾可以不看《私人訂制》,可以不看《警察故事2013》,但是一定會去看《泰囧》,我有這個信心。”
“...”
徐征還能怎么說,難道說他自己沒信心,認慫?
“《私人訂制》這片子沒什么好擔心的,馬氏喜劇已經跟不上時代了,注定要被時代淘汰的東西。”李謙又道。
“怎么說?”徐征的關注點一下子被引開了,對于一個喜劇演員、導演來說,馬氏喜劇都是繞不過去的,是過去十年里國產喜劇的標桿。
李謙攤了攤手,“很明顯,這片子里面雖然諷刺了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官老爺,但范煒頤指氣使的模樣讓人看到一個小人得志的張狂。
在這部戲里面,馬小剛不同情任何人,在他眼里,社會上層與下層,除了等級的區別導致立場不同,本質卻是沆瀣一氣的全然骯臟,這就導致,沒有人會從這部賀歲喜劇里得到安慰。
和《甲方乙方》不一樣,它有對社會的諷刺,也不乏挖苦,可總體上仍保持著一種狡黠而善良的市民心態,更加溫情,《私人訂制》沒有做到這點,估計是《一九四二》的失敗,讓他心里有了怨氣。
喜劇片,不是搞笑就完事了,那是最低級的喜劇,甚至不能叫喜劇,只能說搞笑片。
《泰囧》就不一樣,是走情感和搞笑兩條路的,夫妻、父女、朋友、商業對手,著一條條情感線,賦予了電影更溫情的一面,搞笑之余,多了絲感動,這種電影那就是大殺器,起碼十億票房打底。”
十億打底?
徐征還在思考《私人訂制》和《甲方乙方》的區別,華陽已經做了小規模點映,電影的大概內容知道了,而且早就知道電影是幫別人實現夢想的。
可是,最后所有的思緒都被李謙這句十億票房打底給牽住了。
看向李謙的眼神中甚至多了些興奮,以及不確定,“《泰囧》真能到十億?”
要是別人,那徐征就當是講好話,但是李謙說的,徐征就信了。
“當然,《泰囧》在票房上根本不會有對手。”李謙非常篤定道。
三位內地最好的中生代喜劇演員,足夠搞笑,又有足夠的溫情,還不落伍,在這個網絡時代,根本沒有一個能打的。
徐征正在準備的《鬼吹燈》放一起估計都不夠《泰囧》打的,喜劇的優勢太大了。
一句十億打底,徐征有些飄飄然地離開了,也不再擔心未來電影壟斷了網絡票務對票房會不會產生影響了。
徐征走后,李謙給杜洋打了個電話,計劃照舊。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擺在眼前,人們會越來越依賴手機,將來可能任何事情都會通過手機去做。
包括購物、買菜、去飯店吃飯、上班、學習、出行、旅游等等所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