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儀式開始,李謙已經不用上去幫他們站臺了,都不是第一次拍電影了。
甚至,前幾年《絕地求生》大賣兩個億,在當年已經是很高的票房了,吳經在導演這個行當里,都算是成功的。
臺上,吳經就是唯一的主角,《戰狼》這電影也沒有其他重要的角色了。
也就是講講拍這部電影的初衷,感謝金陵軍區,感謝李謙的支持。
“中國人需要骨子里的熱血和硬漢!”
外表看起來不善言辭的吳經,充滿激情地說出這么一句話。
半個多小時之后,電影就開始正式放映了。
標準的商業電影故事框架,開頭男主角冷鋒在一次行動中違抗命令,擅自開槍擊斃了挾持人質的罪犯,而被關了起來。
很好、很俗氣的套路,人物性格直接就出來了,也引出了后面的劇情。
前面最燃的一場戲應該就是倪大鴻抽雪茄,雇傭兵在快艇上用掃重機槍、火箭筒掃射,子彈橫飛、炮彈轟鳴,而他卻鎮定自若地抽著雪茄。
大反派滿滿的裝逼感,一個牛逼的反派為電影增色不少。
接下來的劇情就簡單了,無非就冷鋒所在的戰狼中隊和跟國際恐怖分子殊死搏斗,最后作為主角的吳經,和恐怖分子老大一對一決斗。
雖然現代戰爭還搞這種1V1的決斗戲有點不是很合適,但是1V1也有它的好處。
故事比較簡單,槽點和硬傷也蠻多,不過也是國內一部相對比較成熟的戰爭電影了。
動作戲不用說了,吳經最擅長的東西,加上及其頻繁的鏡頭切換,就視覺效果上來說,動作戲很精彩了。
這有點西方的風格,國內動作片和西方動作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東西,國內不說這幾個一線動作平民,那些知名的動作演員,每一個都是又功夫在身上的。
專業的動作演員,有功夫在身,很多時候一個鏡頭一氣呵成都能辦到。
只有在好萊塢,他們的動作戲是靠剪輯來達到最佳觀賞效果完成度和流暢度的。
施瓦辛格之前是健美運動員,史泰龍當演員之前打過球、扔過鐵餅,當過體育老師,寫過劇本,這些動作演員和國內不一樣。
把鏡頭打碎,就避開了演員動作戲的短板,依靠切鏡頭和剪輯達到了更好的效果。
一個十秒鐘的打戲,說不定要拍五六個鏡頭,在好萊塢都是正常的。
吳經作為專業的動作演員,完成一個長鏡頭的對打沒有任何問題,但他還是選擇用好萊塢的方式,只是沒有切的那么碎。
算是中西結合,保持了打斗的流暢性,也增加了凌厲感、刺激感。
文戲的處理就相當一般了,最后,大反派又啰嗦了一句,“你想為你的國家而死嗎?告訴你,這改變不了什么!”
再俗套不過的臺詞了,甚至這都是重點,精心設計過的,可想那些不太重要的臺詞就俗,聽起來不像是平常說話會說的。
不過,反派死于話多,大部分影視劇、、漫畫,都會這樣,大反派總是會先占據優勢,然后得意洋洋、囂張的很。